韦应物
【注释】: 沣上对月寄孔谏议:沣水,在长安城西。谏议,即谏官,古代官名,掌讽谏过失。 思怀在云阙,泊素守中林:思念在云端的朝廷,静守着中林的清幽之地。 出处虽殊迹,明月两知心:虽然出处不同,但月光照亮了两地,使两地之人都能相互理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句“思怀在云阙”,以云阙代指朝廷,诗人思念在朝廷中的朋友。次句“泊素守中林”,中林,即中宫,皇宫
注释:风景秀丽的山中小郡很少,我来广陵看你春意盎然。残花依然盛开等待着你来欣赏,不要询问我对你的心意。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的第一句“风光山郡少”,描绘了山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第二句“来看广陵春”,则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友人相见的情感。第三、四句“残花犹待客,莫问意中人”,则是诗人对朋友的安慰与提醒,表达出他对朋友的关心和牵挂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七言律诗。首联写夹水苍山向东延伸,东南山豁大河通达的景象;颔联写寒树远天的景色;颈联写孤村和雁鸟的景色;尾联写洛桥游宦侣朋,扁舟不系与心同。“洛”是洛阳的简称。这首诗写诗人行舟入黄河时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仕途不顺、归思萦怀的苦闷心情。 【答案】 (1)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注释:夹着河水的苍山向西延伸,往东延伸至东南,山势开阔,大河就通向了远方。 赏析
寓居沣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 万木丛云出香阁,西连碧涧竹林园。 高斋犹宿远山曙,微霰下庭寒雀喧。 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萧疏空掩门。 时忆故交那得见,晓排阊阖奉明恩。 注释: 1. 万木丛云出香阁,西连碧涧竹林园:万木丛中云雾缭绕的山峰,宛如一座香阁;西面是碧绿的山涧和竹林。 2. 高斋犹宿远山曙,微霰下庭寒雀喧:高高的书房还留有远山清晨的余晖,微细的雪花落在庭院中,寒冷的麻雀在鸣叫。 3.
诗句解析与翻译 1. 归奏圣朝行万里,却衔天诏报蕃臣。 - “归奏圣朝”意指返回朝廷汇报或报告;“行万里”形容路途遥远,经过漫长旅途。 - “却衔天诏报蕃臣”中的“天诏”指的是皇帝的诏书,表明这是一件重要任务;而“报蕃臣”则是向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传达朝廷的信息。 2. 本是诸生守文墨,今将匹马静烟尘。 - “本是诸生”指的是曾经作为学生的身份;“守文墨”即守护书本和笔墨,象征学问和文学。
【注释】 心同野鹤与尘远:心如野鹤,不为俗世所累。 诗似冰壶见底清:诗如明镜,无一点杂念。 府县同趋昨日事:在府县任职时,都曾经历过昨天的世事。 升沉不改故人情:《诗经·大雅·文王》中有“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意为旧邦换新主,但人事不变。 上阳秋晚萧萧雨,洛水寒来夜夜声:指诗人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任官时,常到上阳宫(汉皇宫)一带游玩,看到秋风凄切、细雨绵绵的景象。
注释:在玉宇之中,含有清新的露水,香气缭绕散开轻烟。应当结成深深的思念,却难以从这夜晚入睡。 赏析:诗人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句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燕李录事 与君十五侍皇闱,晓拂炉烟上赤墀。 花开汉苑经过处,雪下骊山沐浴时。 近臣零落今犹在,仙驾飘飖不可期。 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 注释: - 燕李录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唐朝的诗人王维。 - 与君十五侍皇闱:与君,指作者的朋友或熟人。十五岁的时候,作者曾陪同他侍奉皇宫。 - 晓拂炉烟上赤墀:晓拂,早晨拂拭。炉烟,指皇帝烧香时的香烟。赤墀,红色的台阶。 - 花开汉苑经过处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赏析”,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内容,理解意境及诗人的情感。 “误点能成物,迷真许一时”意思是:苍蝇在笔端停留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能够迷惑人们,使一时真假难辨。这句诗运用对比的手法,以青蝇喻人,写出了苍蝇的狡猾与欺骗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愤慨之情。 “笔端来已久,座上去何迟”意思是
【解析】 “紫阁东林”,指紫阁寺,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叔缄”是作者对友人的称呼,“松英丸”为道士炼制的丹药,“欣喜盖非尘侣之所当服”意思是说:欣喜之余,觉得这种修炼长生的方法实在是离尘世太遥远了。 【答案】 碧涧苍松五粒稀,侵云采去露沾衣。夜启群仙合灵药,朝思俗侣寄将归。道场斋戒今初服,人事荤膻已觉非。一望岚峰拜还使,腰间铜印与心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