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庆铨
【注释】1.夙世冤仇:指前世结下的冤仇。2.胡(hú)结:胡作非为,结下。3.母子兄弟:泛指亲戚关系,即亲如母子、兄弟的亲戚。4.论:评定,衡量。5.斯人:此人身。6.质诸:请予验证。7.天地鬼神:指自然界和超自然力量。 【赏析】《挽联》是一首悼念死者的挽联。上联写死者生前与生人的恩怨,下联则写其生前为人处事之道。上联“倘夙世冤仇,胡结为母子兄弟”,意谓倘若死者生前与人结下了冤仇
【注释】挽:送别;香苹:李香苹,唐人。李香苹是唐代诗人李邕的女儿,字艳娘,封燕国夫人。 【赏析】此诗为李邕的女婿、当时著名的文学家王勃所写,以颂扬李邕的文才和才华。全诗一韵到底,句句咏物,且每句皆用典,可谓“咏物”中的佳作。 首联“胸中锦绣三都赋”,是说李邕的胸怀中像《三都赋》那样有锦绣般的文章;“笔底烟云五岳图”,是指他笔下有如《五岳图》那样的山水画。 颔联“胸中锦绣三都赋”一句
【注释】阿婆:婆婆。新嫁娘:新娘。螺髻:古代妇女的发式,用螺壳装饰而成。绕膝:围在膝上。少妇:年轻女子,指自己的妻子。虾须:指画眉用的笔毛如虾须般细长。檀郎:指丈夫。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与李岱阳的一首别情词。全词通过描绘婆婆学做新嫁娘,争看螺髻盘青;而翁本是美男子,倘把虾须濡墨,使比邻妯娌,错讶檀郎等情景,表达出自己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
这是一副贺寿的对联,由“代定安绅民贺黄赞勋寿”七个字组成。 上联化洽年丰,百里瞻云赓寿佛: 化洽——教化融洽,和谐之意; 年丰——年景丰收,生活富足; 瞻云——敬仰,仰望天空; 赓寿佛——颂扬如来佛祖,祝愿长寿。 下联衢歌巷舞,万民掬水拜神君: 衢歌——街头巷尾欢歌笑语; 巷舞——街巷之中舞蹈欢腾; 万民——百姓; 掬水——捧起水,喻意尊敬; 拜神君——向神明致敬。 整副对联以歌颂和祝福为主题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理解诗意。“共传清节胡威绢”一句中,“胡威绢”是诗人对杨维培的赞颂,意为杨维培有清白的节操和高尚的情操;“自有家风赵忭琴”一句中,“赵忭琴”是诗人对杨维培的称赞,意为杨维培有赵孟頫这样的家风。故“胡威绢”、“自有家风”就是诗人对杨维培的赞美。 【答案】 诗句释义:共传杨维培的清白节操和高尚的情操,自有赵忭(赵孟頫)这样高超的琴艺。注释:共传:共同流传
注释: 平章风月:平章,评议、评定。风月,指美好的自然景象或人情世态。 红牙管:红色的象牙管子,指乐器中的高音部分。 剪刻烟霞:剪刻,雕刻。烟霞,指天空中云雾缭绕的景象。 古锦囊:古旧的丝织品制成的袋子,用来装东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风、月、云、霞等自然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运用“平章风月”这一成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首先理解诗句内容,再结合题目要求作答。“文章司马千秋笔”,意思是说文章的才华如千年不朽的笔,“意气元龙百尺楼”,意思说意气高扬如同汉代人张元龙的百尺高楼。“司马”指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元龙”即陈蕃,东汉名士。据此可推知作者要赞颂的是陈蕃。 【答案】 译文:文章的才华如千年不朽的笔,志气高昂如汉末人张元的百尺高楼。注释:司马:指司马迁。元龙
【注释】 挽韩纯禧联:这是作者为友人韩纯禧写的挽词。 平生所感在知己:一生之中,我感激的是知己。 此老曾期于古人:这位老人曾经期待过古代的贤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诗人用“平生”和“此老”两处词语表达了自己对朋友深厚的友情。 “平生所感在知己”意思是:平生之中,我感激的是知己。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知己的感激之情。 “此老曾期于古人”意思是:这位老人曾经期待过古代的贤人
注释: 挽邓廷楠联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邓廷材(798—835),名温公,北宋时期宰相。 韩子文皆从道出:韩愈的学问都来自道德。 温公事可对人言:邓廷材的政事都可以向别人说。 译文: 韩愈的学问都来自道德;邓廷材的政事都可以向别人说。 赏析: 这首诗是韩愈给好友邓廷材的挽联。韩愈在《新唐书》中记载:“廷材为相,多所变更。” 意思是,邓廷材担任宰相时,做了很多事情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揣摩其情感、意境和表达技巧等方面的内容。本题要求考生结合诗句“以经济名”“以著作名”“以琴棋诗酒名”等,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然后指出作者的写作手法。 【答案】 译文见上。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前两句为起句,后五句是正文。首句“以经济名”,指以经济政策、措施著称于世;次句“以著作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