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及诗人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分析即可. “胭脂为脸玉为肤,未赴春风二月期”,海棠花的花瓣儿像胭脂一样鲜艳,它的皮肤像玉石一样细腻光滑.但春天还未到来,它还没有等到二月的东风,就已经在枝头绽放了.这里运用拟人手法,将海棠比作美女,突出海棠花的美丽娇艳. “曾比温泉妃子睡
【解析】 此诗首句写“愁”,次句写“愁”的加深,三句写“愁”的进一步加深。末两句以景结情,借鸿雁、菊花自况,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悲苦。 【答案】 译文: 去年重阳节我多么忧愁啊!重上高台更加感到肝肠寸断。 秋色已淡薄,夕阳也黯淡了,离愁别恨更使人凄凉。 远行的鸿雁阵队全无消息,秋天的菊花却有一股清香。 近来觉得自己清瘦了,懒得去照那镜来梳妆打扮
这首诗是唐代李绅创作的《咏雨》,全诗如下: 膏雨 添得垂杨色更浓,飞烟卷雾弄轻风。 展匀芳草茸茸绿,湿透妖桃薄薄红。 润物有情如着意,催花无语自施工。 一犁膏脉分春垄,只慰农桑望眼中。 注释: - 膏雨:特指春雨,因为它像油脂一样滋润大地。 - 垂杨:杨柳的别称。 - 飞烟卷雾:形容春雨飘渺,像是轻烟和薄雾。 - 芳草茸茸绿:描述了草地在春雨中变得鲜嫩翠绿。 - 妖桃薄薄红
瑞香 玲珑巧蹙紫罗囊,今得东君着意妆。 带露欲开宜晓日,临风微困怯春霜。 发挥名字来雕辇,弹厌芳菲入醉乡。 最是午窗初睡省,重重赢得梦魂香。 注释: 玲珑巧蹙紫罗囊:形容瑞香的香气非常细腻、精致,如同紫色丝绸制成的小巧袋子。 东君着意妆:春天的使者——东君(春神)也特别为瑞香精心打扮。 带露欲开宜晓日:瑞香在清晨带着露水的阳光下开放,显得格外娇艳动人。 临风微困怯春霜:虽然瑞香不畏春霜
柳絮 缠绕着晴朗的天空像雪花飞舞,悠扬不肯沾上尘土和污垢。 花瓣的娇嫩柔软粘住了蜜蜂的翅膀,在乡间的小路上轻狂地随着马蹄奔跑。 贴近水面化作浮萍随波浪漂向远方,被吹过风时没有影子穿过低矮的墙壁。 聚集成团作阵让春天离去,故意把春风引回家路迷惘。 注释: - 缭绕晴空似雪飞:柳絮缠绕在空中,就像天空飘落的雪花。 - 悠扬不肯着尘泥:柳絮飘荡在空中,不愿意沾上尘土和污泥。 - 花边娇软黏蜂翅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惜花》: 1. 生情赋得春心性,剩选名花绕砌栽。(注释:我生情而写诗,以春天的情怀为题,选择那些美丽的花朵,环绕在庭院里种植。) 2. 客到且堪供客眼,诗悭聊可助诗才。(注释:有客人来访,可以供应给他们观赏,我的诗歌不够丰富,只能尽力去创作。) 3. 低丛高架随宜有,浅紫深红次第开。(注释:低矮的草丛和高高的支架都有,浅紫色和深红色的花朵依次开放。) 4. 便做即今风雨限
诗句释义与赏析 初冬书怀 触目园池景,荷枯菊已荒。 风寒侵夜枕,霜冻怯晨妆。 江上枫翻赤,庭前橘带黄。 题诗欲排闷,对景倍悲伤。 解析: - 触目园池景:看到园中的池塘景色,触动了作者内心的感慨。 - 荷枯菊已荒:荷花已经枯萎,菊花也凋零了。这两句诗描绘了初冬时节植物的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风寒侵夜枕:寒冷的风穿透了夜晚的被子,让人难以入睡
注释: 梨花:指梅花。梅:梅树。 薄薄香罗蹙蕊匀:薄薄的香气像罗纱一样萦绕在花蕊上,使其显得细腻均匀。 冷艳未饶梅共色:虽然梨花的娇艳与梅花相媲美,但依然显得有些逊色。 靓妆长与月为邻:美丽的妆容常与月亮相伴。 许同蝶梦还如蝶:仿佛和蝴蝶一样翩翩起舞。 似替人愁却笑人:似乎在代替人忧愁却又忍不住笑出声。 须到年年寒食夜:必须等到每年的寒食节夜晚。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梨花的美艳
【注释】: 1. 中秋玩月:中秋之夜玩赏明月。 2. 独占秋光盛:独自享有秋天的光辉。 3. 天工信有偏:自然造化真有偏爱。 4. 清晖千里共:清丽的光辉照耀万里。 5. 皓魄十分圆:明亮的月亮圆满如盘。 6. 兔影寒犹弄:兔子影子在寒冷中仍显灵动。 7. 蟾蜍老更坚:蟾蜍虽老却更为坚硬。 8. 只愁看未足:只担心看不够。 9. 一去又轻年:一去又觉得时光飞逝,青春易逝。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感情;然后理解诗歌大意,把握诗歌的思想主旨和基本情感;最后根据重点字词的提示、典故的含义等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借物抒情,借月亮抒发作者对人生短暂、光阴易逝的感慨。 “满院含秋思”,庭院里充满了秋天的思念,这是第一句,写景。“含”意为“充满”,“秋思”指对人或事物所产生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