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
《诗三百三首》 男儿大丈夫,作事莫莽卤。 劲挺铁石心,直取菩提路。 邪路不用行,行之枉辛苦。 不要求佛果,识取心王主。 注释: - "男儿大丈夫":指男子汉应当有志气和担当,是诗歌开篇点明主旨的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男性应有的责任感和勇气的期望。 - "作事莫莽卤":在做事情时不要草率和鲁莽。这句强调了做事情要有计划、有准备的态度。 - "劲挺铁石心":形容内心坚定如铁如石
【解析】 此诗写一“佛”之形象。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第一句:“余家有一窟”,写“佛”的居所。“窟”,指山洞或石窟,是“佛”修行的地方。 第二句:“窟中无一物”,写“佛”的行藏。“一物”,指尘世之物,“无一物”即没有世俗的名利。诗人用反衬手法突出“佛”超俗脱尘的特质。 第三句:“净洁空堂堂”,写“佛”的仪容。“净洁”即清净洁净,“空堂”指空旷的殿堂,“堂堂”形容高大、宽广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此题考核理解性默写,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僧”“禅”“悟”等字词的书写。 【答案】 ①闲自访高僧:闲暇时自己拜访和尚。②烟山万万层:形容山峦重叠,云雾缭绕。③师亲指归路:大师亲自指点我回家的路。④月挂一轮灯:月亮挂在天空的明月上。⑤禅门:禅宗的门户。⑥悟:觉悟
【注释】 诗三百三首:指《诗经》中的《国风·秦风》。 闲游华顶:在华山的山顶上游玩。 日朗昼光辉:太阳明亮,照耀大地,光辉四射。 四顾晴空里:环顾四周晴朗的蓝天。 白云同鹤飞:白云和鹤在空中飞舞。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华山景色的五言绝句。诗人登上华山之巅,只见晴空万里,阳光灿烂,白云与仙鹤一起飞翔于蓝天之间,使人顿觉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全诗用词简洁明快,意境开阔,富有诗意
解析 第1句:寒山多幽奇,登者皆恒慑。 - 注释: 寒山指的是荒凉、偏僻的山。这里形容山上环境极为幽静而奇异。 - 赏析: 此句描绘了寒山的孤寂与寂静之美,以及攀登时的紧张与恐惧。寒山象征着自然界的冷峻和孤独,让人心生敬畏。 第2句:月照水澄澄,风吹草猎猎。 - 注释: 月光照耀下水面清澈透明;风拂过草丛时发出沙沙的声音。 - 赏析: 此句通过月光和风声的描写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贫穷和困境中的生活状态。以下是逐句解释: 1. 昔时可可贫,今朝最贫冻。 - 昔时的贫困:过去(过去)时(的)生活(贫困)艰难。 - 今朝:现在的。 - 最贫冻:现在最贫穷,甚至挨冻。 2. 作事不谐和,触途成倥偬。 - 作事:做事。 - 不谐和:不协调,不顺利。 - 触途成倥偬:碰到事情就会陷入匆忙紧张的状态。 3. 行泥屡脚屈,坐社频腹痛。 - 行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基本内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信息梳理内容,概括作答。“有树先林生”,即树是最先长出的树木。“计年逾一倍”,即经过一年的时间,它已经长了一倍。“根遭陵谷变”,即树的根基遭到了山崩地裂的变化。“叶被风霜改”,即树叶经受住了风吹雨打和严寒风霜的考验而凋落。“咸笑外凋零,不怜内文采”,“咸”同“悉”,“咸笑”指众人嘲笑
【解析】 题干要求对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句,在此基础上,把握意象特点和表达技巧。本题中,第一句“可贵天然物”,第二句“独一无伴侣”,第三句“寻觅他不可见”,第四句“出入无门户”,第五句“促之在方寸”,第六句“延之一切处”,第七句“你若不信爱”。 【答案】 可贵天然物——天然的宝物。 独一无伴侣——世上没有第二个。
诗三百三首教汝数般事,思量知我贤。 极贫忍卖屋,才富须买田。 空腹不得走,枕头须莫眠。 此言期众见,挂在日东边。 注释 1. 教汝数般事,思量知我贤:教导你几件事,深思熟虑后你会发现我很贤明。 2. 极贫忍卖屋,才富须买田:在极度贫困时愿意卖掉房子,在富裕时需要购置田地。 3. 空腹不得走,枕头须莫眠:保持空腹(指节俭)是必要的,而睡眠时枕头不能放下。 4. 此言期众见,挂在日东边
注释: - 寒山有裸虫,身白而头黑。 - 寒山:指的是隐居山林的地方或人。 - 裸虫:指的是一种生活在寒山的昆虫,其身体是白色的,头部是黑色的。 - 身白而头黑:这里的“身白”和“头黑”都是形容这种昆虫的特点。 - 手把两卷书,一道将一德。 - 手把两卷书:指的是手里拿着两本书。 - 一道将一德:这里的“一道”和“一德”都是形容这种昆虫的行为特点。 - 住不安釜灶,行不赍衣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