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
吾家好隐沦,居处绝嚣尘。此诗出自唐代诗人寒山的《诗三百三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诗句解读: - “吾家好隐沦”: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偏好和追求。 - “居处绝嚣尘”:描绘了作者选择的居住环境是远离喧嚣和尘世的地方。 2. 关键词注释: - “隐沦”:指隐居,不问世事的生活方式。 - “居处”:住所,生活的地方。 - “嚣尘”:喧嚣和尘世,形容外界的纷扰和杂乱。 3.
【注释】 天生百尺树,剪作长条木:天生的大树被砍成短条做成木材。 可惜栋梁材,抛之在幽谷:这棵大树本是建筑房屋的栋梁和屋脊的上好材料,却被丢弃到幽僻的山谷中。 年多心尚劲,日久皮渐秃:岁月流逝,树的生命力依然旺盛;时间长久,树皮慢慢变得稀疏干枯。 识者取将来,犹堪柱马屋:有眼光的人会把它砍下来,用来建造马槽的房子,它仍然可以充当支柱。 【赏析】 《诗三百三首》是《诗经》中的一组篇章
【注释】 诗三百三首:指《古诗十九首》。 驱马度荒城,荒城动客情。驱马:驾车出游。荒城:荒凉的城邑。 高低旧雉堞(dié),大小古坟茔(yíng):形容城垣和坟墓的高矮、大小。雉堞:古代城墙上女墙式的矮墙和箭楼。 自振孤蓬影,长凝拱木声:孤蓬:比喻自己像随风飘荡的蓬草那样孤独。 所嗟皆俗骨,仙史更无名。 【赏析】 这是一首游历荒城的感慨之作。诗人驱马来到荒城,不禁触动了他内心的伤感之情
注释: 鹦鹉宅西国,虞罗捕得归。 美人朝夕弄,出入在庭帏。 赐以金笼贮,扃哉损羽衣。 不如鸿与鹤,飖扬入云飞。 译文: 我住在鹦鹉的家,被虞罗捉住后带回了国。 美人日夜玩弄它,进出都在庭院里。 皇帝赐给我金笼子,囚禁着它的羽毛。 不如让鸿鹄和仙鹤,翱翔于天空中。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鸟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用典,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注释】: 1. 《诗三百三首》为汉乐府作品,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一首诗。 2. 琴书:琴和书籍,泛指文房四宝。 3. 投辇(yuè):在皇帝的御辇上。 4. 巾车:古代官吏乘坐的车。 5. 鹪鹩(jiāoliao)鸟:一种小鸟,传说它只有一只眼却能看见整个天穹。 6. 安身:立身处世。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人们生活的美好景象以及人们追求的精神境界。 “琴书须自随”
诗句释义: 1. "一为书剑客" - 第一句表明作者最初的身份是读书和习武的士人。 2. "二遇圣明君" - 第二句提到遇到了一位英明的君主,意味着在君王的支持下实现了自己的抱负。 3. "东守文不赏" - 第三句描述在东方的国度,由于君主喜好文化(文事)而不是武艺(武事),导致自己得不到应有的奖赏。 4. "西征武不勋" - 第四句表示在西方的国家,虽然参与了战争(武),但并没有因此而获得功勋
注释: 1. 庄子说送终,天地为棺椁:庄子认为人死后,天地就是他的棺材和坟墓。 2. 吾归此有时,唯须一番箔:我回家的时候,只需要一块竹席就足够了。 3. 死将喂青蝇,吊不劳白鹤:死了被虫子吃,活着也不值得白鹤吊唁。 4. 饿著首阳山,生廉死亦乐:饿死在首阳山,生前清贫,死后也快乐。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生死观念的诗歌。诗中通过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死亡的看法。他认为人的一生短暂
【译文】 寒山寺的小路,通向何处?夏天结冰尚未消融,日出时雾气朦胧。我和你的想法不同,你如果和我想法一致,就能达到目的。 【注释】 1. 寒山道:指通往寒山寺的路。 2. 冰未释:夏天结冰尚未消融。 3. 日出雾朦胧:早晨太阳升起时,雾气缭绕。 4. 似我何由届:我和你的志向如何相同? 5. 君心若似我:如果你和我一样有决心和毅力。 6. 还得到其中: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赏析】
弟兄同五郡,父子本三州。 欲验飞凫集,须征白兔游。 灵瓜梦里受,神橘座中收。 乡国何迢遰,同鱼寄水流。 注释:弟兄和兄弟;五郡:泛指五个地方;父子:指自己和家人。 译文:弟兄和兄弟们都在同一个地方,父亲和儿子都是来自同一个州。想要证明飞翔的野鸡聚集,就必须找到兔子。梦中得到灵瓜,在座位上收到神橘。家乡多么遥远遥远,就像鱼儿随着河水一起流。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注释: - 诗三百三首:指《诗经》中的“小雅”部分,共有33篇诗歌。 - 重岩我卜居:在重重叠叠的山岩中,我选择了一个住处。 - 鸟道绝人迹:山路像鸟儿飞翔一样,没有行人的痕迹。 - 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庭院里什么都没有,只有白云环绕着幽深的石头。 - 住兹凡几年,屡见春冬易:在这里住了几年,多次见到春天和冬天的变化。 - 寄语钟鼎家,虚名定无益:向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说,虚名是没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