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若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逃难诗》。以下是逐句释义: 1. 低头若颈折,自卯及夕曦。 - 这句话描述了在逃亡过程中,人们不得不低头行走的情景,从早晨一直持续到夕阳西下。 2. 皮肉已尽死,局蹐不知疲。 - 这里表达了人们在逃难时身体已经极度疲惫,以至于连站立都感到困难。 3. 炮声四五动,哄闻势少绥。 - “炮声四五动”指的是战争或逃难中的炮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自石梁至华顶》。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自石梁东上华顶歌 涛声震荡白日杳,阴气溟蒙风悄悄。 携杖探幽过桥东,蛇盘鸟道山路小。 危峰剑戟两边来,急水中流一涧开。 沓石横矶兀相倚,奔腾澎湃撼怒雷。 幽潭旁窟深百丈,狂松怪木杂苍莽。 霹雳崩摧水轰轰,熊咆龙吟泣魍魉。 神光灵谲悸心魂,昏迷浩荡失乾坤。 攀萝穿险磈礧偃,奇形诡状虎兕蹲。 十里岧峣百里迥,遥遥渐望莲峰顶。
【解析】 此为“五言律诗”。注意理解诗句的含义,并结合注释和赏析作答。 【答案】 平生苦短视,十步九僛僛。 山麓逢幼弟,仗尔来扶持。 安乐重友生,兄弟急难宜。 迢迢逾岩谷,群峰势参差。 昏鸦哺数子,林树声喔咿。 寒坑泉幽咽,野竹风飔飔。 回首斗城中,烈火照通逵。 黤黰气上积,皇天惨不怡。 暮宿王家庵,晨过大寺基。 深山雪如练,万丈白长麾。 龙门翻银涛,千军列素帷。 春寒穷谷里,风景自堪奇。
【注释】 石梁:指石门关,在今四川省万源县西北。华顶:即石门关。 上华顶歌:登石门关而作的歌曲。 暮云色:暮霭中的云色,天色已晚。 洞天福地:道教指仙境。 谁测识:谁能测识。 万古高山无终极:形容石门关之高耸峻峭和巍峨壮观。 【赏析】 这是一首登石门关而作的歌曲。诗人站在华顶上四望,只见茫茫暮云笼罩着山岭,不禁感慨万分,想到这“石门关”的所在,自古以来就是仙人隐士的居处。他们能测知“石门关”
逃难诗 村老四五人,叹惜前致词。 闻君新构房,今日可耘耔。 灰烬并瓦屑,不留寸题榱。 人生有哀乐,天地有盛衰。 桑田变沧海,何处是灵芝。 一家幸会合,岂复论旧赀。 攘攘唐黄巾,纷纷汉赤眉。 无地无豪杰,颠沛是吾师。 九州四海大,亘古长熙熙。 广厦千万间,怀葛至今垂。 我无邻家翁,今在海之湄。 父母不得见,何况妻与儿。 多谢邻家翁,豁达露襟期。 谁肯流离际,忘身济人危。 吾知丈人者,不受世磷缁。
逃难诗 丙申十三载,正月上元时。 苍茫闻盗贼,东方光迷离。 须臾门巷里,四路皆贼骑。 翻身下床走,颠倒衣裳披。 骨肉各自散,对面不相辞。 单身赴东邻,越墙又度篱。 篱高不可度,足失刺伤皮。 我身已难保,焉复顾四肢。 后围到邻家,东西莫所之。 邻翁似认我,见我长叹咨。 汝是读书人,不走尚在兹。 我有夹墙内,急入莫再迟。 携我杵臼后,墙实狭且卑。 推我侧身入,戒我勿动移。 墙头盖荐棘,墙面挂席箕。
涛声震荡白日杳,阴气溟蒙风悄悄。 携杖探幽过桥东,蛇盘鸟道山路小。 危峰剑戟两边来,急水中流一涧开。 沓石横矶兀相倚,奔腾澎湃撼怒雷。 幽潭旁窟深百丈,狂松怪木杂苍莽。 霹雳崩摧水轰轰,熊咆龙吟泣魍魉。 神光灵谲悸心魂,昏迷浩荡失乾坤。 攀萝穿险磈礧偃,奇形诡状虎兕蹲。 十里岧峣百里迥,遥遥渐望莲峰顶。 白云黮霮连青天,一岭一峰峰愈挺。 梯岩踏磴步步登,回首千山万马腾。 长鼍巨鳌驾叠浪
丙申十三载,正月上元时。 苍茫闻盗贼,东方光迷离。 须臾门巷里,四路皆贼骑。 翻身下床走,颠倒衣裳披。 骨肉各自散,对面不相辞。 单身赴东邻,越墙又度篱。 篱高不可度,足失刺伤皮。 我身已难保,焉复顾四肢。 后围到邻家,东西莫所之。 邻翁似认我,见我长叹咨。 汝是读书人,不走尚在兹。 我有夹墙内,急入莫再迟。 携我杵臼后,墙实狭且卑。 推我侧身入,戒我勿动移。 墙头盖荐棘,墙面挂席箕。
洪若皋是一位清代的诗人,他的诗词全集主要收录在南沙文集和《四库总目》中。他的生活经历颇为丰富,包括从政、出使等多个阶段,这些经历反映在他的诗作中,使得其作品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性。以下将介绍洪若皋: 1. 基本信息 - 生平简介:洪若皋是清浙江临海人,字叔叙,一字虞邻。他曾在顺治十二年考取进士,之后进入仕途,历任户部主事、郎中及福宁道佥事等职。 - 政治生涯:洪若皋的政治生涯较为复杂
洪若皋是一位清代的诗人,他的诗词全集主要收录在南沙文集和《四库总目》中。他的生活经历颇为丰富,包括从政、出使等多个阶段,这些经历反映在他的诗作中,使得其作品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性。以下将介绍洪若皋: 1. 基本信息 - 生平简介:洪若皋是清浙江临海人,字叔叙,一字虞邻。他曾在顺治十二年考取进士,之后进入仕途,历任户部主事、郎中及福宁道佥事等职。 - 政治生涯:洪若皋的政治生涯较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