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
【诗句释义】: 1. 八月十六夜登景阳阁。 2. 内桥东去冶城西,杰阁崚嶒望眼迷。 3. 祇欲化烟山黯黯,每于对月客凄凄。 4. 半城箫管吹云净,平野星河压戍低。 5. 节物渐移灯火乱,更无残梦到金闺。 【译文】: 八月十六日晚上登上景阳阁,内桥的东面通向冶城的西边,高高的杰阁耸立着,让人看得眼睛都发花。我只是想化为烟雾,让那黯淡的山峦消失不见,可是每每对着皎洁的月亮,心中总是充满了哀愁
【注释】 十八夜复宴:在十八日夜晚的宴会。复:再、又。 湿翠千岚拍座浮:湿润的山色,像千层碧绿的波涛,拍打着座位,座中的人如同坐上了一片浮动的绿色之中。 楚舞杂吴讴:楚地和吴地的舞蹈相互交错。 非无山鸟惊歌板:不是没有山禽因歌声而惊起,而是你用歌板的声音把山鸟惊动了。 不用花枝当酒筹:不用花枝来作为饮酒的筹码。 牛渚月:指牛渚山上的月亮。牛渚,即大江中的一个小岛,位于安徽马鞍山与和县之间。
金陵杂感 平淮初涨水如油,钟阜嵯峨倚上游。 花月即今犹似梦,江山从古不宜秋。 乌啼旧内头全白,客到新亭泪已流。 那更平生感华屋,一时长恸过西州。 注释: - 平淮初涨(指长江水位上升):形容江水上涨,波涛汹涌。 - 钟阜(山名):在安徽合肥西南,三面环水,山上多松柏,景色秀丽。 - 花月即今犹似梦:指眼前繁华的景致犹如梦境一般。 - 江山从古不宜秋:指自然景观和时令变化不协调,常使人感慨。 -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全诗内容的把握,以及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等。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全诗内容的把握,以及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等。此题属于综合考核型选择题,考查考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试题将诗歌与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的含义、手法及其作用放在一边,只关注诗句本身,这无疑加大了难度。但只要仔细阅读
【注释】 月下登太白楼和容甫壁间见怀韵:在月光下登上太白楼,看到王之涣的诗后写下这首诗。 白也: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巉矶嶪嶪:陡峭高耸的样子。 水粼粼:水波闪烁的样子。 长句:指好诗。 君:你。 我亦能来醉江月:我也能够像李白一样饮酒赏月。 倚秋旻:靠在秋天的云彩上。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诗人在登览太白楼时,见到李白的诗作,即兴写下这首诗。李白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他的诗才横溢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全诗共四句。下面是诗句的解释: - 虎视中原气未伸: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桓温虽然有雄心壮志想统一天下,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功。其中“虎视”指的是像老虎一样的锐利目光,“中原”指的是中国,“气未伸”则表示他的愿望没有实现。 - 一生功罪总难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桓温一生功过是非的评价,认为他的功绩和罪过都是难以评判的。 - 错缘温峤推英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注释】 ①嵇康:东晋诗人,书法家。 ②“三间茅屋”句:三间茅屋终吾事。言我一生只愿住三间茅屋中。 ③一片岭云:“夜静方知山月正”,意思是说只有在夜晚寂静的时候,才能看到山的真面目。 ④“心空不碍”句:心空不碍海潮喧。意思是说,心胸宽广,不受外界干扰。 ⑤“此间卜筑”句:此间卜筑真幽绝。意思是说在这里建房居住真是幽静绝妙。 【译文】 早年嵇康嫌贫爱富,每从尘世留恋邱樊。 只有那三间茅屋才是我的家
辛卯除夕 倏忽流光吹剑过,年年此夕费吟哦。 历穷讵有绳堪续,面改难如镜可磨。 廿载偏忧来日促,一身但觉负恩多。 遥知慈母尊前意,念子今宵定若何。 译文: 转眼间,岁月如飞逝的流光一样匆匆而过,每逢这个除夕之夜我总感到百无聊赖。 无论怎样努力追寻,似乎都无法延续那逝去的时光,面对镜中的自己,也感觉无法恢复往昔的模样。 二十年来,我时常担心未来的日子会过得更快,而自己则深感辜负了养育之恩,感到愧疚
【注释】 万黍维 —— 《古诗十九首》“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万黍指一斗谷,古时量词,后以之代指粮食。维,通“惟”,只有的意思。 即送归阳羡 —— 即:就;阳羡:县名。阳羡人,指作者的朋友。 谁遣依人得 —— 依人:依赖别人。谁遣,何事遣、为何要。 得得来 —— 得得,形容轻松自如的样子。 庾郎家世本崔巍 —— 庾:指庾信。南朝江陵(今湖北江陵)人,曾任车骑大将军、骠骑将军
【注释】 朔风:北方的寒风。道中:在道路中。 阴:昏暗,这里指寒冷。淅洌:形容水声清细。 双峰:指两座山峰。萧森:形容寂静冷清。 地瘠:土地贫瘠。去心:离去之意。 日暮:天黑时。悲吟:悲伤的歌声。 【赏析】 《春谷道中》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写旅途所见,以“春谷道中”为题,实则写途中所感。首联写风雪交加之景;颔联写涧中红花与山峦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