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日嵇康祇厌烦,每从尘窟恋邱樊。
三间茅屋终吾事,一片岭云闻此言。
夜静方知山月正,心空不碍海潮喧。
此间卜筑真幽绝,何处林泉非故园。

【注释】

①嵇康:东晋诗人,书法家。

②“三间茅屋”句:三间茅屋终吾事。言我一生只愿住三间茅屋中。

③一片岭云:“夜静方知山月正”,意思是说只有在夜晚寂静的时候,才能看到山的真面目。

④“心空不碍”句:心空不碍海潮喧。意思是说,心胸宽广,不受外界干扰。

⑤“此间卜筑”句:此间卜筑真幽绝。意思是说在这里建房居住真是幽静绝妙。

【译文】

早年嵇康嫌贫爱富,每从尘世留恋邱樊。

只有那三间茅屋才是我的家,一片岭云传来此话。

在夜晚寂静的时候才知山月是正大光明,心胸宽广不受外界干扰。

在这里卜筑真是幽静绝妙,哪里的林泉不是我的故园?

【赏析】

这首七古写隐者的生活情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抒发了作者归隐山林、远离尘嚣、与自然为伍的闲适心情,表现了诗人追求自由自在、超脱世俗的人生理想。全诗以“宿黄山下农家夜起偶成”开首,交代了作诗的时间、地点和原因,也点明了诗人隐居的环境和生活状态。首二句“少日嵇康祇厌烦,每从尘窟恋邱樊”,诗人借嵇康自比,说自己年少时厌恶俗世,常常迷恋于尘世的名利之中,不能自拔。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之情。接着,诗人以“三间茅屋终吾事,一片岭云闻此言”来表达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他渴望拥有三间简陋的茅屋,过着清贫而宁静的生活。而当夜幕降临,他能够听到岭上的云雾飘荡的声音,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他的隐居生活,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

第三四句“夜静方知山月正,心空不碍海潮喧”,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寂静的夜晚中感受到山月的明亮,以及内心的宁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理解和领悟。这里,诗人将自然景观与内心世界相联系,展现了他对于自然的感悟和体验。

最后五句“此间卜筑真幽绝,何处林泉非故园”,诗人通过对隐居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他认为在这片山林中选择一块地方作为隐居之所,真是太美妙了。同时,他也表示无论在哪里寻找林泉之境,都是他的故乡。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满足感和归属感,同时也揭示了他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和热爱。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理解,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体悟。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自在的理想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