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逢摇落,谁知宋玉愁。
及关方浩叹,出峡又扁舟。
驿路成倾盖,霜天各敝裘。
萧萧词客鬓,几度异乡秋。
遇王大邦誉
不是逢摇落,谁知宋玉愁。
及关方浩叹,出峡又扁舟。
驿路成倾盖,霜天各敝裘。
萧萧词客鬓,几度异乡秋。
注释:
- 遇王大邦誉:遇到王大邦。
- 不是逢摇落:不是在秋天的时候。
- 谁知宋玉愁:谁能知道宋玉的忧愁呢?
- 及关方浩叹:到了关口才感叹。
- 出峡又扁舟:从三峡流出后,又要乘坐小船。
- 驿路成倾盖:驿站的路上形成了车盖相撞的情景。
- 霜天各敝裘:霜天里各自穿着破衣服。
- 萧萧词客鬓,几度异乡秋:诗人的鬓发已稀疏,已经多次经历异乡的秋天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三峡时遇到王大邦而作。首句“不是逢摇落,谁知宋玉愁”表达了对宋玉的同情和对他的愁苦的不理解。接下来两句“及关方浩叹,出峡又扁舟”描绘了作者到达关隘时的感叹和出峡后的孤独。第三句“驿路成倾盖”,反映了作者在路上的艰辛生活。第四句“霜天各敝裘”则展现了诗人与朋友分别的凄凉。最后两句“萧萧词客鬓,几度异乡秋”表现了诗人对自己鬓角的忧虑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三峡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