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逢摇落,谁知宋玉愁。
及关方浩叹,出峡又扁舟。
驿路成倾盖,霜天各敝裘。
萧萧词客鬓,几度异乡秋。

遇王大邦誉

不是逢摇落,谁知宋玉愁。

及关方浩叹,出峡又扁舟。

驿路成倾盖,霜天各敝裘。

萧萧词客鬓,几度异乡秋。

注释:

  1. 遇王大邦誉:遇到王大邦。
  2. 不是逢摇落:不是在秋天的时候。
  3. 谁知宋玉愁:谁能知道宋玉的忧愁呢?
  4. 及关方浩叹:到了关口才感叹。
  5. 出峡又扁舟:从三峡流出后,又要乘坐小船。
  6. 驿路成倾盖:驿站的路上形成了车盖相撞的情景。
  7. 霜天各敝裘:霜天里各自穿着破衣服。
  8. 萧萧词客鬓,几度异乡秋:诗人的鬓发已稀疏,已经多次经历异乡的秋天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三峡时遇到王大邦而作。首句“不是逢摇落,谁知宋玉愁”表达了对宋玉的同情和对他的愁苦的不理解。接下来两句“及关方浩叹,出峡又扁舟”描绘了作者到达关隘时的感叹和出峡后的孤独。第三句“驿路成倾盖”,反映了作者在路上的艰辛生活。第四句“霜天各敝裘”则展现了诗人与朋友分别的凄凉。最后两句“萧萧词客鬓,几度异乡秋”表现了诗人对自己鬓角的忧虑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三峡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