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
【注释】钟鸣鼎食:形容富贵荣华的场面。玉几金床:指富贵人家的家具。轻薄:指不正经的人。江淮:指长江和淮河一带地区,泛指南方。秘函:指秘密文书。更生:汉文帝名刘恒,因曾受刑,故称更生。正则篇:即《正则篇》,指《诗经》中的《卫风·硕人》。八公云外立:指传说中的八仙在天上。何术铸桑田:指神话中的神力。 【赏析】此诗是一首怀古诗,通过咏古来抒发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懑之情。 首联“钟鸣鼎食是何年
阴陵 帐中余泣犹沾巾,上马星驰数骑尘。 如大王言空斩将,从渔父问讵知津。 荒城尚窜惊弦兽,大泽常多失道人。 见说英灵且来往,深楸月黑走青磷。 注释:阴陵:地名,在今陕西咸阳一带。余泣犹沾巾:指将士战死未敛时的情景。上马星驰:指将士奋勇作战。如大王言空斩将:意即像大王(指项羽)那样空自斩杀降将。“从渔父问讵知津”,意即向渔夫询问渡口在哪里。渔父:指《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的张良与黄石公的故事。讵:岂
【注释】 一杯:指饮一杯酒。冻面:形容面色苍白。破阳春:打破春天的束缚。盈襟万斛尘:形容满襟上积满了灰尘。万斛:古代容量单位,一斛为十斗,万斛为一万斗。空骨相:形容马周的骨骼清瘦而高傲。登楼孙楚:指屈原的《远游》中的“登九天揽五采”和宋玉《九辩》中的“悲回风之摇蕙兮”二句意。尚精神;犹言还保持着精神。儿童自笑行歌客:儿童们相互嘲笑那些到处游玩的歌客。徒御:指驾车的人。兼羞失路人:惭愧地感到羞愧
蕲口 隔滩渔父罢叩舷,鴐鹅四起黄沙田。 殷床钟韵散淮树,拍枕水声回楚船。 涂山残月落将尽,蕲城夜火寒不然。 中宵冰雪悄难寐,苦调哦彻朝霞天。 注释: 1. 隔滩渔父罢叩舷:隔滩的渔夫停下了敲打船舷的动作。 2. 鴐鹅四起黄沙田:鴐鸟四处飞起,落在了黄沙田里。 3. 殷床钟韵散淮树:殷地的床铺发出钟声,钟声在淮树上散开。 4. 拍枕水声回楚船:拍打着枕头听水声,水声在楚船上回响。 5.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并分析其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的内容大意了然于心,包括诗中的人物,主要事件,描写景象等,然后仔细阅读选项,结合具体的诗词句子进行分析。本题要求“赏析”,考生应首先对诗歌进行赏析,然后根据所给的注释进行赏析即可。如本题中“紫髯几尔困雄枭”中的“紫髯”指代诗人自己;“雄枭”比喻敌人。“经看壁垒真儿戏,尚有垂杨映画桡”的意思是:再看那些堡垒,就像儿戏一样
濠州杂诗 其一 濠上浮云气寂寥,荒城风日晚飘萧。 地形分控东西楚,山势犹争南北朝。 陌路尘沙颜黯淡,乡关橘柚盼迢遥。 咋来汴泗交流处,作客依然斗转杓。 注释: ①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 ②濠上浮云气寂寥:意指濠州上空的云霭寂寞、空荡,没有生气。 ③荒城风日晚飘萧:意指荒废的城池在傍晚时风吹得落叶纷飞,显得凄凉萧索。 ④地形分控东西楚:意指地理位置控制着东西两个方向。 ⑤山势犹争南北朝
【注释】 龙兴寺:位于江西新建县,始建于唐代。 上头栋宇阅兴衰:头上的楼阁目睹了兴衰的变化。 事去英灵失护持:世事变迁,英灵已不在了。 云气何年接芒砀:云气何时与芒砀相接?芒砀山在今安徽宿县西北,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山。 山门犹自枕钟离:山门依然像从前那样靠近钟离城(今安徽凤阳)。 圣朝宽大仍遗构:在圣明的朝廷下,仍然保留着遗迹。 胜国苍凉祗断碑:在昔日的繁荣国度,只留下了断壁残碑。 欲叩恒河沙数劫
注释: 半生古意尽消磨,挽日空劳壮士戈。 宿莽难邀论水客,晓风犹怨拔山歌。 路开空阔中原气,梦绕迷漫淮海波。 欲向都梁采香草,美人天末奈愁何。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于自己半生经历的反思和总结。首句"半生古意尽消磨,挽日空劳壮士戈",诗人回顾了自己一生的经历,感叹岁月如流,曾经的雄心壮志已经消磨殆尽,只留下了无尽的感慨和叹息。 第二句"宿莽难邀论水客,晓风犹怨拔山歌"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游漪园时所作。全诗以“寻遍旧踪疑隔世”为关键句,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和往昔时光的无限怀念之情。 名园负郭水为邻,水上垂杨系马频。 名园:指杭州西湖上的苏堤、白堤等风景名胜区。 负郭:靠近城郭,这里指靠近湖边。 垂杨:杨柳。 系马:拴住马。 寻遍旧踪疑隔世,画来秋色借全身。 寻遍旧踪:意思是走遍了曾经游玩过的地方。 疑隔世:怀疑自己好像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注释】 壬辰: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为壬寅年,故称“壬辰”。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 无多骨肉:没有多少亲人。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珍重:爱惜、重视。 相看:相互注视。 灯烛辉:灯火辉煌。 饮为病游千里减:饮酒可以缓解疾病带来的痛苦。 瘦因吟过万山归:由于吟诗太多,身体消瘦。 老亲:老年的亲人。 簪胜:插戴发饰。古人常于头上插上各种装饰物以示富贵。 稚子:小儿女。 红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