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
诗句翻译: 覆舟的渔父与我们共同期待,命运的归宿早已注定。他何必一定要用我这样的知己,曾经听说过事情不会让你怀疑。 赏析: 黄景仁的《濑水浣女祠》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和对人性的思考。诗中描绘了一位在穷途末路时仍选择以死明志的浣纱女子,她的故事被刻在石碑上,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这位历史人物的忠诚与勇气,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死、命运和人性的深刻理解。通过这首诗
乌江吊项羽 愤王遗像黯承尘,已事空悲五裂身。 百二山河销赤炬,八千子弟走青磷。 好寻鬼母挥馀泪,自有狮儿作替人。 王气东南来尚早,不须亭长在江滨。 注释: 1. 愤王遗像黯承尘:愤怒地凝视着项羽的画像,画像昏暗无光映照在地面上(承尘),形容画像显得黯淡无光。 2. 已事空悲五裂身:已经发生的事情让人感到悲伤,因为项羽最终落得五败的下场,形容事情的结局令人悲哀。 3. 百二山河销赤炬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和诗人的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合肥城楼”,然后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诗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结合全诗加以理解。 【答案】 合肥城上(合肥城楼上)
注释: 偶题斋壁:偶然写下的诗篇,挂在书房的墙上。 天留隙地位方床,竹作比邻草护墙:天在留下缝隙的地方放置一张方床,竹子作为邻居,用草来围绕墙壁。 四壁更无贫可逐,一身久与病相忘:四周墙壁上没有贫穷的人追逐,我的身体已经很久与疾病无关了。 生疏字愧村翁问,富有书怜市侩藏:陌生的文字让我感到羞愧,那些有钱的人会珍惜他们的书籍和金钱。 渐喜跏趺添定性,大千起灭满空光:我渐渐喜欢盘腿坐禅
【注】洪忠宣祠:指宋代名臣洪皓。 建炎初:南宋初年,宋高宗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避难时,曾一度逃到南方,史称“建炎南渡”。 两宫:指金朝皇帝和宋朝皇帝。 汤阴:地名,位于河南省。 英灵感故墟:意思是使英魂感动于故土,也即怀念故土之情。 【赏析】 这是一篇七言律诗,写北宋名将岳飞之孙、南宋抗金名臣、忠臣洪皓的祠堂,并抒发他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首联写洪皓对建炎初年南渡时的怀念。“啖雪龙庭十载馀”
【译文】 全椒城南江氏园水烟中彩桥豁然开朗,清歌声隔水相招。衣冠忽然集于晋南渡,竹石占断梁北谯。三月尚殿春意盎然,七七树已愁风飘。闲处好栏槛,明日墙外鞭丝摇。 【赏析】 这首诗的首句“饮全椒城南江氏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园林图画。诗人在南城江氏园中饮酒畅饮,欣赏着眼前的美景。 第二句“水烟中豁飞彩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园林图画。在水烟中,一座彩虹般绚丽的桥梁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登泗上楼 竟夜轰涛似鼓鼙,登楼水势与云齐。 百灵自掣龟山缫,万怪须然牛渚犀。 对此茫茫空禹迹,笑人寂寂有隋堤。 故乡东望扬州近,说到风波梦已迷。 注释: 1. 泗上楼:即泗水亭,位于今江苏徐州市南。 2. 竟夜:整晚。 3. 轰涛似鼓鼙:比喻江涛汹涌,声如战鼓。 4. 登楼水势与云齐:站在楼上看到水势汹涌到与天空一样高。 5. 百灵:指百鸟。 6. 掣:拉动。 7. 龟山:山名,在江苏省徐州市北
越峰青断海门青,之字江流入杳冥。 月出岛烟常带湿,潮回沙气半浮腥。 眼将天水分离合,身与鱼龙判睡醒。 烟外何人尚吹笛,夜深愁激子胥灵。 注释 《钱塘江舟中看月》是诗人黄景仁创作的一首诗。诗中的“越峰青断海门青”,描绘了钱塘江两岸的山峦和海门,颜色鲜明,形象生动。接着的“之字江流入杳冥”,用“之”字形容江水流动的方向,而“杳冥”则表达了江水的深远和神秘。“月出岛烟常带湿
【注释】 旧说明湖是海边,人民城郭总茫然。 却馀精卫未衔石,遂有祖龙来系船。 骨立何心邀锦缆,尸驱差喜脱神鞭。 山灵亦解沧桑恨,遣化西方丈六仙。 【解析】 首联“旧说明湖是海边,人民城郭总茫然”两句,诗人开篇即用反问的语调,将“明湖是海边”,与“人民城郭总茫然”两个相对矛盾的概念并置起来,形成一种反差强烈的艺术效果。诗人以“海边”为背景,写出了人民城郭在大海面前的迷茫、无奈和困惑
高淳先大父官广文处也景仁生于此四岁而孤至七岁始归今过斯地不觉怆然 注释:高淳,地名,这里指代作者的家乡。景仁,作者的字。七岁,年幼时。 译文:我出生在高淳这个地方,我的祖父曾任广文处的官职。我四岁时就失去了父亲,七岁才回到老家。如今经过这个地方,不禁感慨万千。 茫如积世渺疑尘,苜蓿荒斋几度新 注释:茫如,茫然无际的样子。积世,多年之后。渺疑,像烟雾一样飘渺不定。苜蓿,一种植物,这里指书房中的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