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
高淳先大父官广文处也景仁生于此四岁而孤至七岁始归今过斯地不觉怆然 注释:高淳,地名,这里指代作者的家乡。景仁,作者的字。七岁,年幼时。 译文:我出生在高淳这个地方,我的祖父曾任广文处的官职。我四岁时就失去了父亲,七岁才回到老家。如今经过这个地方,不禁感慨万千。 茫如积世渺疑尘,苜蓿荒斋几度新 注释:茫如,茫然无际的样子。积世,多年之后。渺疑,像烟雾一样飘渺不定。苜蓿,一种植物,这里指书房中的花草
【注释】 僧斋夜坐:诗人夜坐僧斋,写所见所感。萧瑟:形容竹声。空僻:幽静。云房:指僧人的禅房。星河:银河,这里代指夜空中的北斗七星。阶犬:台阶上的狗。窗萤:窗台上的萤火虫。更鼓:古代计时单位,一更约两小时。杭州: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译文】 四周环绕着萧瑟的秋竹,独坐空寂的云房,独自愁苦,人已入定,风雨却突然来临。 深夜里星河依旧挂在树梢,无端被阶前的狗吠声惊醒,有恨地看到窗边的萤火虫自暗处飞来
解析: 1. 诗句释义: - "久忆东吴顾文学,南州客况故依然": 这句表达了深深的怀念和思念。"东吴顾文学"可能指的是某人对文学或学问的敬仰,而"南州客况"则可能指某人身处南方或其他地方,仍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 2. 译文: - 长久以来我非常想念东吴的顾文学,他对于文学的贡献让我难以忘怀,即便身处南州(可能是作者所在地)这样的环境,他的文学情怀依旧存在如初。 3. 注释: - 东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贺齐庙》之一。全诗如下: 公苗英爽练江边,击贼成名自昔传。 旧地赤乌开郡县,当时白棓费三千。 扫除山越疮痍合,仓卒淮淝涕泪涟。 父老那知开国事,祈春费腊自年年。 注释: 1. 公苗英爽练江边:这里的“公”指的是古代的英雄人物或英雄事迹,“苗英爽”形容他英姿飒爽、英俊潇洒。“练江边”可能是指他在江南地区的一个著名地点。整句的意思是说这位英雄人物在练江边的英勇事迹广为人知
【注释】贾秋壑集芳园,原址在扬州。 平章:官名,唐宋时指知制诰。 一山楼阁半湖船:指扬州的琼花观。楼阁耸立,湖上小舟荡漾,景色秀丽。 相业:功业;事业。 辽海:指辽阳,当时为金国所占领。别鹤:比喻离别。洛阳:古都城,今洛阳市。怆啼鹃:即“杜宇”,蜀地杜鹃鸟。相传杜宇化为杜鹃,哀鸣而死。啼鹃,悲鸣的杜鹃,这里借指悲伤之音。 后乐:后来的音乐。荒址:荒凉的遗址。 咽暮烟:夕阳西下,炊烟袅袅上升
浙江亭 朝潮暮汐几时休,阅得吴儿几白头。 前度客惊霜雪老,最高吟倚海山秋。 蛾眉月挂愁千里,鱼口风吹阻万舟。 明发赤亭西上路,片帆飞溯浙江流。 注释: 1. 朝潮暮汐几时休,阅得吴儿几白头。 - 朝潮暮汐:指每天的潮汐现象。 - 几时休:表示时间的无限延续。 - 阅得吴儿:观察、了解吴地人的生活。 - 几白头:很多人年纪已大。这里的“吴儿”可能指的是当地的渔民或者居民。 2. 前度客惊霜雪老
这首诗是诗人在告别陈秋士后写的一首诗。下面是对每句的逐字释义和赏析: 1. 新知虽乐奈愁何: - 译文:“虽然我很高兴结识了新人,但心中仍不免忧愁。” - 关键词:新知(新的相识),乐(快乐),奈(奈何,怎么),愁(忧愁) - 注释:表达了诗人对新知的喜悦与对未知未来可能带来的忧虑之间的矛盾心情。 2. 相对空吟斫地歌: - 译文:“当我们相对而坐时,我只是默默地吟唱着‘砍树歌’表达我的哀愁
冬日克一过访和赠 其一每经契阔想平生,四海论交有少卿。似我渐成心木石,如君犹是气幽并。 那愁白璧投无地,多恐黄金铸未精。别后酒狂浑不减,月斜舞影共参横。 注释: 1. 每逢分别都思念着过去的日子,四海之内谈论朋友时想到的都是你。 2. 你(指友人)渐渐变得像心、木、石一样坚固。 3. 我就像您那样依然保持着豪放的气概,但您还保持着高洁的气质。 4. 我担心自己像白璧一样被扔在无人问津的地方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审题,明确试题要求,然后依据诗文内容作答。“赏析”是诗歌鉴赏的最后环节,也是最能体现考生文学积淀和审美能力的考查点。答题时,要抓住诗中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结合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答案】 译文:湖边烟尘在雨后变得清新,繁丝轻管也悄然无声。水风萧瑟,白鸥群飞,山日荒凉,我独自漫步。破寺阴森
湖楼夜起 渔舠歌舫寂无踪,梦醒湖云第几重。 掩幔水风能破醉,钩帘斜月似窥侬。 暗中草气兼秋气,烟外山容似病容。 若为幽人伴遥夜,一灯楼上自鸣钟。 译文: 湖上小舟和歌舫都静静地消失了,醒来后只见湖上空的云雾缭绕。 窗帘被风吹得遮住了我的眼睛,月亮斜照进来好像在盯着我。 黑暗中草香和秋天的气息交织在一起,烟雾外山的容颜像生病的人一样憔悴。 如果是幽静的人陪伴着我在这寂静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