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围萧瑟竹声秋,空僻云房独夜愁。
风雨忽来人定后,星河犹挂树梢头。
无端阶犬迎空吠,有恨窗萤自暗投。
沈坐顿忘身客处,近城更鼓是杭州。
【注释】
僧斋夜坐:诗人夜坐僧斋,写所见所感。萧瑟:形容竹声。空僻:幽静。云房:指僧人的禅房。星河:银河,这里代指夜空中的北斗七星。阶犬:台阶上的狗。窗萤:窗台上的萤火虫。更鼓:古代计时单位,一更约两小时。杭州: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译文】
四周环绕着萧瑟的秋竹,独坐空寂的云房,独自愁苦,人已入定,风雨却突然来临。
深夜里星河依旧挂在树梢,无端被阶前的狗吠声惊醒,有恨地看到窗边的萤火虫自暗处飞来。
沈坐一会儿竟忘了身处客旅之地,听一听近郊的更鼓,原来是杭州城!
【赏析】
《僧斋夜坐》是南宋文学家陆游的作品。此诗以“僧斋夜坐”为题,写的是作者夜晚独坐僧舍的情景。全诗四句八韵,前两句描写环境氛围,后两句抒发内心感受。
首联:“四围萧瑟竹声秋,空僻云房独夜愁。”
四句八韵中,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这两句诗写得很妙,把诗人夜坐的环境、心境写了出来。“萧瑟竹声秋”,用字准确,写尽了秋天的凄冷和孤寂之感。“空僻云房”,写出了夜深人静时,自己独处僧房时的孤独与寂寞。“独夜愁”三字道出诗人此时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颔联:“风雨忽来人定后,星河犹挂树梢头。”
这两句诗是全诗的关键,它写出了风雨来临之前,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之情。而当风雨来临之后,诗人又感到庆幸自己躲过了这场风雨,因为这时,他可以看到窗外的星星还在闪烁。“星河犹挂树梢头”这一句,生动地描绘出了雨过天晴后,天空中的繁星依然在闪烁的情景,让人感到一种宁静与美好。
颈联:“无端阶犬迎空吠,有恨窗萤自暗投。”“有恨窗萤自暗投”这句诗写得尤为精妙。诗人通过描绘窗前的萤火虫在黑暗中飞舞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之情。同时,也通过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尾联:“沈坐顿忘身客处,近城更鼓是杭州。”“沈坐顿忘身客处”一句,写出了诗人在僧斋夜坐时,忘却了自己是身在异乡的游客,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近城更鼓是杭州”一句,则是诗人对家乡杭州的一种思念之情。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