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苑年年长绿芜,小朝廷此忍须臾。
久将去路归沧海,尚可勾人是圣湖。
家法请成援越绝,心传行乐拟吴趋。
是曾阅得兴亡处,错认江山作霸图。
凤山南宋故内
废弃的苑囿,年年长满了荒芜的草木,小朝廷也忍心这样。
长久地将退隐的路归于沧海,仍能勾勒出圣湖。
家法请成援越绝,心传行乐拟吴趋。
曾经阅读过兴亡之处,却错认江山为霸图。
废苑年年长绿芜,小朝廷此忍须臾。
久将去路归沧海,尚可勾人是圣湖。
家法请成援越绝,心传行乐拟吴趋。
是曾阅得兴亡处,错认江山作霸图。
凤山南宋故内
废弃的苑囿,年年长满了荒芜的草木,小朝廷也忍心这样。
长久地将退隐的路归于沧海,仍能勾勒出圣湖。
家法请成援越绝,心传行乐拟吴趋。
曾经阅读过兴亡之处,却错认江山为霸图。
初春 未觉毡炉暖,旋怀柑酒新。 池台平入夜,原野渺含春。 物外欣然意,风前现在身。 中宵感幽梦,冰雪尚嶙峋。 译文: 初春时节,我尚未感受到毡炉的温暖,心中就已充满了对新鲜柑酒的期待。夜晚降临,池台映入眼帘,原野上的景色仿佛融入了春天的气息。置身物外,心中充满了愉悦和惊喜,仿佛置身于春风之中。深夜时分,我梦见自己身处寒冷之地,但冰雪依然嶙峋,给人以坚韧不拔的力量。 注释: 1. 毡炉 -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 风起水参差,舟轻去转迟。 一湖新雨后,万树欲烟时。 有客倚兰楫,何人唱竹枝? 莲娃归去尽,极浦剩相思。 ``` 译文: 微风吹来水面波纹荡漾,小舟在水面轻轻摇晃。 刚刚下过一场小雨,湖面上泛起层层涟漪。 湖面一片宁静,仿佛刚刚被雨水洗刷。 万棵树木在烟雾中若隐若现。 有一个客人依靠着船桨,不知道是哪位在唱歌。 莲花姑娘已经走远了,只剩下我独自在水边徘徊。
诗句解析如下: - “淙淙独鸣涧”:描述了溪水独自在山谷中流淌的声音,用声音的描写传达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矫矫孤生松”:用“矫矫”形容松树挺拔的姿态,表达了松树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暗指诗人自己的高洁品格。 - “半夜未归鹤”:描绘了一只鹤在半夜时分飞回的景象,可能暗示着诗人对自由的渴望或对离别的不舍。 - “一声何寺钟”:通过钟声的响起
秋夜酌闵二舟中 移船向君饮,款语尽斜晖。 译文:把船移到江边来与你饮酒畅谈,话音还在夕阳的余晖里回荡不绝。 注释:向君:向对方。款语:亲切交谈。 赏析:此句写与友人在江边饮酒的情景,通过“移船”、“向君”等细节描写,表现出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亲密无间,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风细不妨烛,寒轻渐逼帏。 译文:微风吹拂,蜡烛光芒不减;寒气逐渐侵袭帷帐。 注释:微风:轻柔的风。不禁:不减,不受。帏
春夜闻钟 近郭无僧寺,钟声何处风。 短长乡梦外,断续雨丝中。 芳草远愈远,小楼空更空。 不堪沉听寂,天半又归鸿。 译文: 春天的夜晚,我独自一人坐在窗前,听着远处寺庙的钟声,却无法分辨其来自何处。这悠扬的钟声,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乡愁。我闭上眼睛,仿佛置身于一个遥远的地方,那是一个没有僧人的寺院,只有风吹过的声音。 我在梦中回到了故乡,却发现故乡已经变得遥远。梦中的我,只能听到断断续续的钟声
遇王大邦誉 不是逢摇落,谁知宋玉愁。 及关方浩叹,出峡又扁舟。 驿路成倾盖,霜天各敝裘。 萧萧词客鬓,几度异乡秋。 注释: 1. 遇王大邦誉:遇到王大邦。 2. 不是逢摇落:不是在秋天的时候。 3. 谁知宋玉愁:谁能知道宋玉的忧愁呢? 4. 及关方浩叹:到了关口才感叹。 5. 出峡又扁舟:从三峡流出后,又要乘坐小船。 6. 驿路成倾盖:驿站的路上形成了车盖相撞的情景。 7. 霜天各敝裘
【注释】: ①游白沙庵僧舍:游览白沙庵。白沙庵,位于今浙江省桐乡市,是唐代著名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前所居住过的地方。 ②偶展登临兴:偶然间兴致勃勃地去观赏山景。 ③攀萝到上方:攀着藤条到达上面。上方,指高处。 ④僧人的话:指僧人与游客谈论的话题。 ⑤漱,洗嘴漱口。水泉冷,指水清见底,感觉清凉。漱罢,指漱口完毕。 ⑥沉,指磬声深沉。山磬凉,形容磬声清脆悦耳,给人带来凉爽之感。 ⑦听:闻。沉声
山寺 晚林藏古刹,地僻到人稀。 遥望隔松坞,径来敲竹扉。 笑迎僧有相,惊窜鼠多机。 嗒尔忘言说,钟声满翠微。 注释: 1. 晚林藏古刹:傍晚的树林里隐藏着古老的寺庙。 2. 地僻到人稀:这个地方偏僻,很少有人来。 3. 遥望隔松坞:远远地望着隔在松林中的小村庄。 4. 径来敲竹扉:径直来到竹林的门扉前。 5. 笑迎僧有相:笑着迎接僧人,似乎认为他有某种特殊的身份或地位。 6. 惊窜鼠多机
秀江夜泊 夜气一何悄,扁舟系古杉。 潭空孤月印,峰黑一灯嵌。 薄雾侵残蜡,清霜恋故衫。 徘徊难久立,惧有老蛟馋。 注释: 1. 夜气一何悄:夜幕降临,空气中弥漫着寂静的氛围。 2. 扁舟系古杉:我坐在小舟上,将小船系在了一棵古老的杉树上。 3. 潭空孤月印:月亮高悬在夜空中,映照在静谧的湖面上,犹如一枚孤月。 4. 峰黑一灯嵌:山峰苍茫如墨,夜色中,一盏灯火显得格外渺小且孤独。 5.
【译文】 凌晨起床出发,四野鸡鸣声声叫。 旅途劳顿已多时,晨光中又起身行。 残雪还未化尽,晓寒更增衣不轻。 山冈连绵道路长,小路层层路更生。 担心路途劳累重,疲驴瘦骨不胜行。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全诗描绘了一幅清丽明快的早行图,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游子的关心之情。 首句“荒鸡鸣四野”,点明了时间是清晨,诗人从梦中醒来,听到了鸡鸣声。这里的“荒”字,既描绘了鸡鸣声的清脆悦耳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审题,明确试题要求,然后依据诗文内容作答。“赏析”是诗歌鉴赏的最后环节,也是最能体现考生文学积淀和审美能力的考查点。答题时,要抓住诗中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结合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答案】 译文:湖边烟尘在雨后变得清新,繁丝轻管也悄然无声。水风萧瑟,白鸥群飞,山日荒凉,我独自漫步。破寺阴森
浙江亭 朝潮暮汐几时休,阅得吴儿几白头。 前度客惊霜雪老,最高吟倚海山秋。 蛾眉月挂愁千里,鱼口风吹阻万舟。 明发赤亭西上路,片帆飞溯浙江流。 注释: 1. 朝潮暮汐几时休,阅得吴儿几白头。 - 朝潮暮汐:指每天的潮汐现象。 - 几时休:表示时间的无限延续。 - 阅得吴儿:观察、了解吴地人的生活。 - 几白头:很多人年纪已大。这里的“吴儿”可能指的是当地的渔民或者居民。 2. 前度客惊霜雪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贺齐庙》之一。全诗如下: 公苗英爽练江边,击贼成名自昔传。 旧地赤乌开郡县,当时白棓费三千。 扫除山越疮痍合,仓卒淮淝涕泪涟。 父老那知开国事,祈春费腊自年年。 注释: 1. 公苗英爽练江边:这里的“公”指的是古代的英雄人物或英雄事迹,“苗英爽”形容他英姿飒爽、英俊潇洒。“练江边”可能是指他在江南地区的一个著名地点。整句的意思是说这位英雄人物在练江边的英勇事迹广为人知
湖楼夜起 渔舠歌舫寂无踪,梦醒湖云第几重。 掩幔水风能破醉,钩帘斜月似窥侬。 暗中草气兼秋气,烟外山容似病容。 若为幽人伴遥夜,一灯楼上自鸣钟。 译文: 湖上小舟和歌舫都静静地消失了,醒来后只见湖上空的云雾缭绕。 窗帘被风吹得遮住了我的眼睛,月亮斜照进来好像在盯着我。 黑暗中草香和秋天的气息交织在一起,烟雾外山的容颜像生病的人一样憔悴。 如果是幽静的人陪伴着我在这寂静的夜晚
【注释】 僧斋夜坐:诗人夜坐僧斋,写所见所感。萧瑟:形容竹声。空僻:幽静。云房:指僧人的禅房。星河:银河,这里代指夜空中的北斗七星。阶犬:台阶上的狗。窗萤:窗台上的萤火虫。更鼓:古代计时单位,一更约两小时。杭州: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译文】 四周环绕着萧瑟的秋竹,独坐空寂的云房,独自愁苦,人已入定,风雨却突然来临。 深夜里星河依旧挂在树梢,无端被阶前的狗吠声惊醒,有恨地看到窗边的萤火虫自暗处飞来
【注释】贾秋壑集芳园,原址在扬州。 平章:官名,唐宋时指知制诰。 一山楼阁半湖船:指扬州的琼花观。楼阁耸立,湖上小舟荡漾,景色秀丽。 相业:功业;事业。 辽海:指辽阳,当时为金国所占领。别鹤:比喻离别。洛阳:古都城,今洛阳市。怆啼鹃:即“杜宇”,蜀地杜鹃鸟。相传杜宇化为杜鹃,哀鸣而死。啼鹃,悲鸣的杜鹃,这里借指悲伤之音。 后乐:后来的音乐。荒址:荒凉的遗址。 咽暮烟:夕阳西下,炊烟袅袅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