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
午窗满成的译文如下: 绕篱的花朵红遍了,就像大雁来了一样鲜艳。它们翘立着鸡冠,显得格外雄壮。然而,只有一种断肠的花朵,墙根下愁雨又愁风。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一首七言诗。全诗通过对比的方式,描绘了篱笆上盛开的花朵与天空中飞翔的大雁之间的美丽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花朵和大雁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壮观。 诗人以“绕篱 红遍 雁来 红”开篇
注释:午窗满成 其一 只有僮仆在劝我吃饭,那还望园官进食单。 门馆白天空闲,打算吃完饭去读书。 架头随意检书看。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午后生活画面,通过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首句“祇馀僮仆劝加餐”,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午后生活画面,诗人坐在书房里,只有仆人在旁边劝他吃饭。这两句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平静的心境。 颔联
注释:冬天,树木被冻住,鸟儿也停止了飞翔。这地方的位置非常适宜您居住,就像诗中描绘的那样。谁知道高耸入云的山峰,那种高寒的气息已经沁入我们的诗歌里了。 赏析:此诗为题画诗,写诗人在钱雨楼观赏雪景,并由此联想到自己的诗作。“冻合千林鸟断群”,这是实景描写。“此间位置尽宜君”是虚笔点题。后两句是想象中的景致。全诗语言朴素,意境优美
【注释】: 平金川:平定叛乱。 铙歌(niào gē 铙,古代乐器;歌,歌曲):《周礼·春官》有“大司乐”之职,掌奏宗庙及朝廷之乐。后世以“大司乐”为乐队首领之称。 王会:古时天子大会诸侯,合于《周礼·春官》。车书:指四方的车辆与书契。万国:泛指四方各国。《尚书·尧典》:“四海来贺。” 轩弧:古代帝王的车饰,这里借代皇帝。舜戚:舜帝,即虞舜,相传其母姓姚氏。舜在尧舜禅让中为尧所举荐。 地辅
赵北口 居然楚尾吴头画,忽向燕南赵北看。 尔许离心攀不得,十三桥柳挂萧寒。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赵北口的自然风光和地理位置,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诗中“居然楚尾吴头画”一句,既形容了赵北口独特的地理位置,又巧妙地将此地与楚国和吴国联系起来,展现了历史的深远和地域的广阔。“尔许离心攀不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理想的不易,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不定。最后,“十三桥柳挂萧寒”以景物作结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荻花疏雨柳丝风:描述了一幅宁静的春日景色,细长的芦苇在疏落的雨中摇曳,柳树随风轻摆。 2. 白板船掀箬叶篷:形容船只在水面上行驶时,帆布被风吹起,露出竹制的船篷。 3. 活国活人双袖手: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来拯救他们。 4. 暂题诗在水云中:意味着诗人暂时将自己的诗作留在了水中,就像云雾中的美景一样令人陶醉。 译文与赏析:
《平金川铙歌其六》是一首清代诗人黄景仁的作品,全诗通过描绘战斗情景和人物心理,表达了诗人对战争胜利的信心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句“千层碉磡破雷轰”,描述的是战斗中千层防御的碉堡被炸毁,如同雷霆般震撼的场景,展现出战争的激烈和紧张。这里的“碉磡”指的是古代用于防御的土筑堡垒,用“千层”形容其坚固与密集,而“破雷轰”则是对爆炸声的描述,增强了诗句的动态感和紧迫感。 次句“百险俄从指顾平”
```plain 曾倾西海荡流沙,撒马花儿尽一家。 - 注释:这里用“曾倾西海”表示极大的努力或行动,“浪沙”可能指困难或混乱的水域。“撒马花儿”是一种游戏,这里比喻团结一致。全句意为经过极大的努力,各种力量汇聚在一起。 偏是旄牛青徼地,却烦两度拜轻车。 - 注释:旄牛指的是北方少数民族,青徼地可能是指青藏高原等边远地区。“两度拜轻车”中的“轻车”可能指的是快速的军队
注释: 马上逢雁:我正要往北方去,你却从南方来了。 我方北去一千里,尔是南来第几群:我刚要向北方飞去一千里,而你却是从南方飞来的第几只雁。 来岁北归如有意,深闺书札恐烦君:明年你们如果还要飞回北方,我一定会想念你们的;但我的家在深闺之中,写信会很麻烦,恐怕会打扰你们。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诗,通过雁群飞向远方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我方北去一千里”,点出自己要远行
注释: 料理烟霞遣簿书,斯人用意未全疏。 整理烟霞以打发公事,这人用心不够周到。 怜渠万顷无垠碧,不鼓巴琴起大鱼。 怜悯那广阔无边的碧水,不弹奏起大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潘寄湖照中的景象进行描绘和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烟霞、巴琴、大鱼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将潘寄湖的自然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潘寄湖之中。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