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合千林鸟断群,此间位置尽宜君。
谁知万仞高寒意,沁入诗脾已十分。
注释:冬天,树木被冻住,鸟儿也停止了飞翔。这地方的位置非常适宜您居住,就像诗中描绘的那样。谁知道高耸入云的山峰,那种高寒的气息已经沁入我们的诗歌里了。
赏析:此诗为题画诗,写诗人在钱雨楼观赏雪景,并由此联想到自己的诗作。“冻合千林鸟断群”,这是实景描写。“此间位置尽宜君”是虚笔点题。后两句是想象中的景致。全诗语言朴素,意境优美。
冻合千林鸟断群,此间位置尽宜君。
谁知万仞高寒意,沁入诗脾已十分。
注释:冬天,树木被冻住,鸟儿也停止了飞翔。这地方的位置非常适宜您居住,就像诗中描绘的那样。谁知道高耸入云的山峰,那种高寒的气息已经沁入我们的诗歌里了。
赏析:此诗为题画诗,写诗人在钱雨楼观赏雪景,并由此联想到自己的诗作。“冻合千林鸟断群”,这是实景描写。“此间位置尽宜君”是虚笔点题。后两句是想象中的景致。全诗语言朴素,意境优美。
初春 未觉毡炉暖,旋怀柑酒新。 池台平入夜,原野渺含春。 物外欣然意,风前现在身。 中宵感幽梦,冰雪尚嶙峋。 译文: 初春时节,我尚未感受到毡炉的温暖,心中就已充满了对新鲜柑酒的期待。夜晚降临,池台映入眼帘,原野上的景色仿佛融入了春天的气息。置身物外,心中充满了愉悦和惊喜,仿佛置身于春风之中。深夜时分,我梦见自己身处寒冷之地,但冰雪依然嶙峋,给人以坚韧不拔的力量。 注释: 1. 毡炉 -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 风起水参差,舟轻去转迟。 一湖新雨后,万树欲烟时。 有客倚兰楫,何人唱竹枝? 莲娃归去尽,极浦剩相思。 ``` 译文: 微风吹来水面波纹荡漾,小舟在水面轻轻摇晃。 刚刚下过一场小雨,湖面上泛起层层涟漪。 湖面一片宁静,仿佛刚刚被雨水洗刷。 万棵树木在烟雾中若隐若现。 有一个客人依靠着船桨,不知道是哪位在唱歌。 莲花姑娘已经走远了,只剩下我独自在水边徘徊。
诗句解析如下: - “淙淙独鸣涧”:描述了溪水独自在山谷中流淌的声音,用声音的描写传达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矫矫孤生松”:用“矫矫”形容松树挺拔的姿态,表达了松树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暗指诗人自己的高洁品格。 - “半夜未归鹤”:描绘了一只鹤在半夜时分飞回的景象,可能暗示着诗人对自由的渴望或对离别的不舍。 - “一声何寺钟”:通过钟声的响起
秋夜酌闵二舟中 移船向君饮,款语尽斜晖。 译文:把船移到江边来与你饮酒畅谈,话音还在夕阳的余晖里回荡不绝。 注释:向君:向对方。款语:亲切交谈。 赏析:此句写与友人在江边饮酒的情景,通过“移船”、“向君”等细节描写,表现出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亲密无间,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风细不妨烛,寒轻渐逼帏。 译文:微风吹拂,蜡烛光芒不减;寒气逐渐侵袭帷帐。 注释:微风:轻柔的风。不禁:不减,不受。帏
春夜闻钟 近郭无僧寺,钟声何处风。 短长乡梦外,断续雨丝中。 芳草远愈远,小楼空更空。 不堪沉听寂,天半又归鸿。 译文: 春天的夜晚,我独自一人坐在窗前,听着远处寺庙的钟声,却无法分辨其来自何处。这悠扬的钟声,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乡愁。我闭上眼睛,仿佛置身于一个遥远的地方,那是一个没有僧人的寺院,只有风吹过的声音。 我在梦中回到了故乡,却发现故乡已经变得遥远。梦中的我,只能听到断断续续的钟声
遇王大邦誉 不是逢摇落,谁知宋玉愁。 及关方浩叹,出峡又扁舟。 驿路成倾盖,霜天各敝裘。 萧萧词客鬓,几度异乡秋。 注释: 1. 遇王大邦誉:遇到王大邦。 2. 不是逢摇落:不是在秋天的时候。 3. 谁知宋玉愁:谁能知道宋玉的忧愁呢? 4. 及关方浩叹:到了关口才感叹。 5. 出峡又扁舟:从三峡流出后,又要乘坐小船。 6. 驿路成倾盖:驿站的路上形成了车盖相撞的情景。 7. 霜天各敝裘
【注释】: ①游白沙庵僧舍:游览白沙庵。白沙庵,位于今浙江省桐乡市,是唐代著名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前所居住过的地方。 ②偶展登临兴:偶然间兴致勃勃地去观赏山景。 ③攀萝到上方:攀着藤条到达上面。上方,指高处。 ④僧人的话:指僧人与游客谈论的话题。 ⑤漱,洗嘴漱口。水泉冷,指水清见底,感觉清凉。漱罢,指漱口完毕。 ⑥沉,指磬声深沉。山磬凉,形容磬声清脆悦耳,给人带来凉爽之感。 ⑦听:闻。沉声
山寺 晚林藏古刹,地僻到人稀。 遥望隔松坞,径来敲竹扉。 笑迎僧有相,惊窜鼠多机。 嗒尔忘言说,钟声满翠微。 注释: 1. 晚林藏古刹:傍晚的树林里隐藏着古老的寺庙。 2. 地僻到人稀:这个地方偏僻,很少有人来。 3. 遥望隔松坞:远远地望着隔在松林中的小村庄。 4. 径来敲竹扉:径直来到竹林的门扉前。 5. 笑迎僧有相:笑着迎接僧人,似乎认为他有某种特殊的身份或地位。 6. 惊窜鼠多机
【译文】 凌晨起床出发,四野鸡鸣声声叫。 旅途劳顿已多时,晨光中又起身行。 残雪还未化尽,晓寒更增衣不轻。 山冈连绵道路长,小路层层路更生。 担心路途劳累重,疲驴瘦骨不胜行。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全诗描绘了一幅清丽明快的早行图,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游子的关心之情。 首句“荒鸡鸣四野”,点明了时间是清晨,诗人从梦中醒来,听到了鸡鸣声。这里的“荒”字,既描绘了鸡鸣声的清脆悦耳
诗句释义: 1. 访曹以南五明寺:这句描述了诗人访问位于曹州南部的五明寺的情景。 2. 一路是修竹:描述沿途所见的竹林,竹子生长得非常茂盛,仿佛一条长路。 3. 到门惟鸟声:到达寺庙门前时,只能听到鸟儿的叫声,没有其他声响。 4. 幽人正眠觉:这里的“幽人”指的是在寺庙中的僧人或修行者,他们正在进行休息或睡眠。 5. 稚子解将迎:这里的“稚子”指的是年幼的孩子,他们似乎已经懂得迎接客人了。 6
注释: 秋夜燕张荪圃座 其一 白雪吴儿发曼声,华堂九月啭雏莺。 众中几点听歌泪,不到歌阑未敢倾。 译文: 秋夜,燕子在张荪圃的院子里鸣叫,声音悠扬。 华美的大厅里,黄莺在九月间歌唱。 众目睽睽之下,有几人听了歌声而落泪, 但还没有到歌声结束的时候,他们不敢轻易地倾洒自己的泪水。 赏析: “秋夜”,即指深秋季节的夜晚,是诗歌所描绘的时间背景;“燕张荪圃座”中的“燕”是指秋天的燕子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意境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结合全诗分析即可。注意翻译时要字字落实。 本题的关键词有:屏围、屈膝、歌、斟、樽、非侑酒、吴语、乡音等。 【答案】 秋夜燕张荪圃座 其二 屏围屈膝夜沈沈,缓缓歌还浅浅斟。 唤到樽前非侑酒
注释: 秋夜燕张荪圃座 其三 东山丝竹感平生,不到中年已暗惊。 猛省此身为异客,一宵欢燕主人情。 赏析: 首句“东山丝竹感平生”,点出作者的生平经历。东山,指隐居之地,这里借指自己的书房或居所。丝竹,古代弦乐器和管乐器的总称,这里泛指音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书房或居所中感受到的音乐之声,与他的平生经历相呼应。 次句“不到中年已暗惊”,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到了中年,却依然无法摆脱对音乐的痴迷
【注释】 题钱雨楼图照 其一:题画。 臞(quú)隐:形容人的清瘦、高雅。 骨嵯峨:山石高峻,如山峰耸立,用来形容人的气质。 苦哦(ē):吟诵诗词时声音哀伤而悲凉。 残雪:残冬的雪。 一峰:一座山峰。 相对立:相互对峙。 清气:清凉的空气、气息。 落谁多:落在谁的身上更多。 【赏析】 《题钱雨楼图照》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钱雨楼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人之品格的赞美之情。
雨后写望 弥空水气自魂魂,雨过长淮已到门。 七十二川流合处,一条清颍不曾浑。 注释: 弥空:形容雾气弥漫到了天空中,无法穿透的程度。 魂魂:指灵魂出窍或思绪飘远的状态。 长淮:指长河流经的地域,这里代指淮河,古代重要的水系之一。 译文: 雨后的空气中弥漫着水汽,仿佛灵魂都要飘离了一般,雨水过后,淮河的水流已经到达了我的门前。 整个国家有七十二条河流交汇
注释: 无端新恨锁眉头,暗省韶光似水流。 自过百花生日日,一分春是一分愁。 无端(毫无缘由) 新恨:新的忧愁。 锁眉头:紧锁眉头。 暗:暗暗地。 省:反省。 韶光:美好的时光,这里指的是青春年华。 自过百花生日:已经度过了花开花谢的周期。 一分春是一分愁:春天越美,人的忧愁也就越多。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小诗。诗人以“无端新恨”起兴,表达了自己对于青春年华逝去的无奈和悲伤。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