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
平原,其一 【释义】:此诗首句为起兴之语,以风尘想象出群才。次句写公子平原的豪气,如掌开天门。第三句写马磨、牛医天下士,皆为平原招纳贤能之士,使天下士人归之。末句写平原今日已招揽到许多贤士,如今绣女也无人可当,只能自己为之。 平原:即平原君赵胜。战国时赵国人,平原君门下食客如云,有“毛遂自荐”之说。此处指平原君赵胜。 想像:比喻,像貌。 出群才:指聚集人才。 公子:对贵族的尊称。 平原:指平原君
岁暮怀人 其十八 负笈输君学是游,移家添我病兼愁。 仙山九曲经过处,尽得回肠似此不。 注释: 负笈(jué)输君:背着书箱给老师。笈,书箱。 输君:给你。 学是游:求学。 移家:搬家。 添:增加。 兼:又。 病兼愁:疾病和悲伤。 仙山九曲: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代隐逸之地。 过处:经过之处。 回肠:形容悲痛的心情像肠子回荡一样。此处比喻悲痛之情难以抑制。 不:不,没有。 赏析: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释义及译文 - “记调弦索侍深宫”:回忆在宫廷中演奏乐器的情景,调弦索是古琴的别称。侍深宫意味着在皇宫中服务。 - “手种芭蕉绿几丛”:形容自己在皇宫中亲手种植了几棵芭蕉树,这些芭蕉长得很繁茂,形成了一片绿荫。 - “行过蕉阴却回顾”:行走时经过了芭蕉树的阴影(蕉阴),但之后又不由自主地回头望向那片树影所在之处,暗示了对往事的回忆或留恋。 - “美人心事怕秋风”
平原 其二 三千静塞拥登坛,失计平原弃郡还。 河北淮西同一死,白头泉路愧常山。 注释: - 平原:指赵国的平原君。 - 三千静塞:指秦军围困邯郸时,赵国派遣平原君请求救兵,但未能成功的情景。 - 失计:失去计策。 - 平原君:赵国的著名政治家,以善于结交天下士人为名。 - 弃郡还:放弃邯郸回师。 - 河北淮西:指的是秦国在北方的领土(河北)和楚国在南方的领土(淮西)。 - 白头泉路
【注释】 晓发芹泉驿:清晨出发,经过芹泉驿。芹泉驿,在今河北省井陉县西。 鸦儿峪:水名。在山西省平定县南。绕山回:环绕着山转来转去。 纤月:一弯新月。疏林曙色催:稀疏的树林中透出的晨曦,催促着天亮。 谁与高堂寄消息:是谁把家中的消息带给我? 此身:指自己。已度井陉:经过井陉关。井陉关,在今河北省井陉县西南。 赏析: 《晓发芹泉驿》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清晨出发
【译文】 平原上,古迹荒废无人问津。古堤崩塌剥落像城墙一般。九个大河故道都被磨灭,哪里比得上人心永远不平静? 【注释】 平原:指洛阳的平泉、汝阴一带地区。 隅迹茫茫代几更:意思是说古迹荒废无人过问。“隅迹”指边远的遗迹,“茫茫”形容广阔无边的样子。 崩剥:崩塌、剥落。这里指堤坝崩塌。 势如城:形容堤岸高耸、坚固的样子。 九河故道都磨灭:意思是说九条河流的旧河道都已经磨灭了。 何似:怎么比得上
【译文】 短日将回,云正压檐; 积阴未化,瑞雪又添。 赋已今年再,看无此处厌; 围炉非暖室,塞窦岂穷阎。 飞阁风冲角,高峰玉并尖; 面将寒共映,骨受冷相砭。 孰解平原羽,疑倾斥海盐。 远村低欲压,枯树直难黏。 乍引孤心迥,旋欣胜赏恹; 主人倾唤斝,稚子自开帘; 皓洁交情拟,清虚道味兼。 挫糟凉可沁,啜荈趣同忺。 怀有琅玕赠,言堪根柢觇; 郢歌猋与激,钟律候同严。 谬许知言托,频将险韵拈;
【注释】 秦淮:指秦淮河,是六朝时南京城西的一条古河。 凄凉苔藓掩金钗,无复笙歌动六街:凄凉寂寞的景象中,只有苔藓覆盖着曾经繁华的金钗。再也听不到笙歌声声,也看不到繁华街道上的人来人往了。 回首南朝无限恨,杜鹃声里过秦淮:回想当年南朝的繁华盛景,我充满了无尽的遗憾和怨恨。在杜鹃声中走过秦淮河,不禁让人感到哀伤和惋惜。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通过描绘秦淮河畔的景象
中酒春宵怯薄罗,酒阑春尽系愁多。 年年到此沈沉醉,如此苏州奈若何。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山塘杂诗六首》中的一首。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夜晚在西丘寺的游览经历,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体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其内心的情感波动。以下是对本诗句的逐句解析: 第1句 “中酒春宵怯薄罗,”描述了诗人在春夜饮酒后的感受。中酒意指饮酒过量,春宵则指春天的一个晚上
注释与赏析: 徐沟蔡明府予嘉斋头间燕歌有感 并州作客意如何,石调重闻掩泪多。 回首燕山五年住,一声如听故乡歌。 徐沟是山西省阳泉市的一个镇,蔡明府是当地官员。这首诗是作者在徐沟蔡明府家中听到一首名为“燕歌”的歌曲后所作。 并州是古代中国北方的一个地区,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和河北省一带。作者在这里作为客居之人,心情如何呢?他听到这首《燕歌》后,又是怎样的感受? 石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