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苔藓掩金钗,无复笙歌动六街。
回首南朝无限恨,杜鹃声里过秦淮。

【注释】

秦淮:指秦淮河,是六朝时南京城西的一条古河。

凄凉苔藓掩金钗,无复笙歌动六街:凄凉寂寞的景象中,只有苔藓覆盖着曾经繁华的金钗。再也听不到笙歌声声,也看不到繁华街道上的人来人往了。

回首南朝无限恨,杜鹃声里过秦淮:回想当年南朝的繁华盛景,我充满了无尽的遗憾和怨恨。在杜鹃声中走过秦淮河,不禁让人感到哀伤和惋惜。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通过描绘秦淮河畔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感慨之情。

首句“凄凉苔藓掩金钗”,描绘了秦淮河畔荒凉、萧瑟的景象,苔藓覆盖着曾经繁华的地方,金钗也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这里用“凄凉”一词来形容景色的萧条,用“掩”字来表达时间的流逝,使得原本繁华的地方变得无人问津、默默无闻。

第二句“无复笙歌动六街”,进一步描绘了秦淮河畔的寂静景象。昔日笙歌声声,如今却已经消失,只剩下六街空寂,没有人影。这里的“笙歌”指的是古代宫廷里的歌舞表演,而“六街”则是指南京城的繁华街道。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第三句“回首南朝无限恨”,诗人将目光转向过去,回忆起南朝的历史。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但如今已经成为过去式,留给诗人无尽的悔恨和遗憾。这里的“回首”二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而“无限恨”则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最后一句“杜鹃声里过秦淮”,诗人以杜鹃鸟的叫声作为结尾。杜鹃鸟是一种悲伤的鸟类,常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和哀伤。这里用杜鹃鸟的声音来渲染氛围,暗示诗人内心的悲痛和无奈。同时,“过秦淮”三个字也让人联想到诗人曾经的足迹和经历,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情感色彩。

这首诗通过描绘秦淮河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和感慨之情。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以及对南朝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