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
【注释】 凤阳:今属安徽省。使院:即使院,指朝廷的官署。 空廨(xiè):官署中无人居住的空屋。经年:一年以上。棘荆(jí jīng):荆棘,泛指杂草丛生的地方。 饥鼯(wú):一种夜行的动物。鼯,哺乳动物的一种,形似松鼠而尾长。惊:惊动。夜火:夜间的灯火。归鸟:归来的鸟儿。骇(huái)书声:惊吓的声音。 淮南路:指从京城到淮河以南地区的道路。淮南道为古时行政区划名,后泛指江南一带。心依
【注释】 车中杂成其一 :诗题一作《行路难》。杂成:即“杂兴”。 荒岗:荒芜的山岗。 揽辔:执辔(缰绳),比喻掌握权柄。此指在仕途上有所作为。 衰柳:枯黄的柳树。 石角:山崖的突出部分。 云心:云雾缭绕,如云之心。 竟天:直上云霄。 看马耳:像马那样听任命运的摆布。 鸢肩:如老鹰的翅膀一样高耸。 无为:徒劳,白费。 黯然:形容失意、伤感的情绪。 赏析: 诗写诗人行路途中的所见所感
这首诗名为《渡淮》,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岸远扬州出,天空水气多。 - 诗句解释:站在淮河岸边,远望着扬州城,只见天空中水汽弥漫,显得格外清新。 - 注释:扬州(今江苏扬州),古代著名的城市,位于长江下游北岸,是当时的重要交通枢纽。这里的“岸远”指的是淮河岸边的距离感,给人以遥远、开阔的感觉;“扬州出”则暗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云中落桐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颍州南楼 这是描述诗人站在颍州南楼上所看到的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颍州位于现在的河南省,南楼则是颍州的一座高楼。 2. 跨野飞楼矗,登城起浩歌。 “跨野”指的是越过田野,形容颍州南楼高耸入云,仿佛要横跨整个田野一样;“飞楼矗”则形容这座楼如同鸟儿飞翔一般高耸入云。诗人登上颍州南楼后,心中激动,情不自禁地唱起了豪歌。 3.
【赏析】 颍水在安徽淮河流域,古称颍河、颍口。这首诗是作者于元和五年(810)春末夏初,从洛阳赴徐州途中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及对自己旅途劳顿的感叹。首联点题,颔联写景,颈联抒情,尾联收结。 “宾鸿迎已尽”:这是说大雁已经飞完了。诗人把目光转向了落日下的清颍河,只见河水上飘浮着一层霜,而河岸边长淮树上的枝叶也挂满了白霜,显得分外苍凉。 “清颖霜前落”:诗人的视线又移向了颍水
鼠 无心看黠鼠,窜窃满虚帏。 尔自多阴相,人非有杀机。 呼群声谷谷,隔烛影婓婓。 纵尔分馀粟,何曾便苦饥。 注释: 1. 鼠:这里以鼠比喻那些心术不正的人。 2. 无心看黠鼠:指那些心术不正的人,无心去理会那些奸诈之徒。 3. 窜窃满虚帏:形容那些心术不正的人,像狡诈的老鼠一样,四处窜扰,把家中搞得乱七八糟。 4. 尔自多阴相:指那些心术不正的人,喜欢玩弄权谋,暗中勾结。 5. 人非有杀机
早发 十里背高城,犹闻击析声。 马嘶回鸟梦,人语先鸡鸣。 树拥千堆黑,沙浮一道明。 殷勤望残月,愁绝此宵征。 注释: 1. 早发:早上出发。 2. 十里:形容路长。 3. 高城:指高大的城墙。 4. 击析声:形容战鼓声。 5. 马嘶:马叫声。 6. 鸟梦:鸟儿在飞翔中发出的声音。 7. 人语:人的说话声。 8. 千堆黑:形容树木很多,黑色一片。 9. 道明:河流。 10. 殷勤:思念。 赏析:
诗句释义 1 山阁晓起:清晨在山阁中醒来。 2. 一榻重岚里:形容山阁中的环境如云雾缭绕。 3. 酣眠即道心:在睡梦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纯净。 4. 涧幽琴响枕:涧边幽静,琴声悠扬,如同在耳边响起。 5. 云厚絮添衾:云层厚重,像被子一般温暖舒适。 6. 不识夜长短,那知山古今:不知道时间的长短,更不了解山的历史变迁。 7. 来宵尘驿梦,何处更相寻:未来的日子里,可能只能在梦中相见。
诗句解析 1 秋气渐摇落:描述了秋天的气息渐次飘落的情景。 2. 吾徒合放歌:表明我和同伴们应当开怀畅饮歌唱,表示欢乐和庆祝的心情。 3. 但看君意得:这里指观看沈子孟是否得到了他想要的。 4. 始觉我言多:开始意识到我的言语可能过多或不够。 5. 曲以无弦韵:比喻沈子孟的言辞没有旋律(即没有音乐性)。 6. 颜常不醉酡:指沈子孟的脸经常是不红的,形容其谦虚或不易被打动。 7. 自知闻道浅
注释: 对月感怀:对着月亮感慨。 对酒欣相共:对着美酒高兴地相互陪伴。 钩帘不放遮:拉开窗帘不让其遮挡。 低徊问清影:低头沉思着月亮的倩影。 辛苦照谁家:辛勤地照耀着谁的家园? 秋士霜前草:秋天的寒士在霜冻前的草地上徘徊。 春人镜里花:春天的人在镜子里的花丛中漫步。 看来俱有尽,终古一长嗟:看着它们都有尽头,我不禁感叹时光永恒。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月亮和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