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鸿迎已尽,而我去悠悠。
清颍霜前落,长淮树杪浮。
客魂迷下蔡,地脉逼中州。
渐觉衣尘积,休凝直北眸。

【赏析】

颍水在安徽淮河流域,古称颍河、颍口。这首诗是作者于元和五年(810)春末夏初,从洛阳赴徐州途中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及对自己旅途劳顿的感叹。首联点题,颔联写景,颈联抒情,尾联收结。

“宾鸿迎已尽”:这是说大雁已经飞完了。诗人把目光转向了落日下的清颍河,只见河水上飘浮着一层霜,而河岸边长淮树上的枝叶也挂满了白霜,显得分外苍凉。

“清颖霜前落”:诗人的视线又移向了颍水,此时颍水的水面上还漂浮着一层薄雪。

“长淮树杪浮”:这时,诗人的目光又投向了长淮两岸的树木上,只见那树上的积雪与树枝相互映衬,更显得冷清凄惨。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清冷孤寂的画面,使人感到一种凄凉悲苦的情感。诗人用“客魂迷下蔡,地脉逼中州”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这里的“下蔡”指的是古时的一种地名,而“中州”则是指中原地区。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在异地他乡漂泊无依的感受。同时,诗人也用“渐觉衣尘积,休凝直北眸”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衣尘积”意味着自己长时间在外奔波劳累,已经变得十分疲惫。而“休凝直北眸”则是说自己已经不再去关注北方的景色了。

整首诗通过对颍水秋日景象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幅清冷孤寂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状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