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
诗名:《北风》 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 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 冰霜历尽心不移,况复阳和景渐宜。 闲花野草尚葳蕤,风吹柏树将何为。 北风吹,能几时? 注释: - 这首诗是《诗经》中的一篇,反映了卫国贵族在国家危乱之际的逃亡情景。诗中通过北风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 “树坚不怕风吹动”与“节操棱棱还自持”两句,展示了柏树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品格
【注释】 ①更筹:古代计时器,夜间打更时用的铜壶滴漏。 ②安得:如何能,怎能得到。 ③甲第:指官宦人家的宅第,借喻显贵的地位。 ④朱颜:红润的面庞。这里指年青时代,泛指青年时期。 ⑤身外区区:指身后的名声、地位等虚名。 ⑥熟睡:好好地睡一觉。 ⑦穷达由天不用愁:意思是说,命运的富贵贫贱是由上天决定的,我们不必为此忧愁。 【赏析】 《静夜思》是一首五言绝句,作者用精炼的语言
【注释】 入塞:指诗人从军赴边。 玉门关:西汉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东汉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和仑,唐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小方盘城,皆古河西走廊要冲。 更生:谓国家转危为安。 羽书:急报文书,因用鹰鹘飞翔时拍击翅膀发出的声音而命名,故又称“飞檄”。 笳曲:边地的管乐曲。 【赏析】 此诗作于唐代诗人王昌龄任江宁尉时。当时边患未息,朝廷征兵,作者便有《出塞》等边塞诗作。《出塞》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
《采莲曲》 日出采莲去,日暮采莲归。莲花如面叶如衣,船头对对鸳鸯飞。 鸳鸯飞入花深处,交颈绸缪无限趣。睹物关情可奈何,扣舷齐唱采莲歌。 采莲歌未休,心中无限愁。如何得似鸳鸯鸟,双去双来到白头。 注释: - 日出采莲去,日暮采莲归:描述的是清晨出发晚上返回的场景,强调了采莲的辛勤劳作。 - 莲花如面叶如衣,船头对对鸳鸯飞:形象描绘了莲花和荷叶如同人的面容和衣着,鸳鸯在船上飞翔的美景。 -
【注释】 东风吹花花不定,春昼曲:春风拂动着花枝,使花瓣飘摇不定。 唤人啼鸟隔纱窗,巧语关情谁忍听:隔着纱窗叫唤的黄莺,那动听的话语撩拨人的情怀,又有谁能忍受得了? 柔肠百结苦萦回,却似丁香花未开:我内心愁肠百结,痛苦地盘旋回荡,这又如同丁香花含苞待放的样子。 花开花谢年年事,可惜流光如箭催:春天的花开花谢年复一年,时光飞逝像箭一般急促。 门外红尘飞紫陌,陌上垂杨弄春色:门外飞扬的尘土是飞向紫陌
【注释】: 1. 远别离: 形容离别的诗句。 2. 何时归: 什么时候回家?表示对家人的思念。 3. 出门子女争牵衣: 儿女们争着拉着母亲的衣襟,想要跟着母亲出门。 4. 借问此行向何处: 借机询问这次旅行的目的是什么? 5. 底事欲留留不住: 为什么想留下却留不住? 6. 父子恩情深更深: 父亲和儿子的恩情比海深,难以割舍。 7. 可怜不得恒相聚: 可惜不能经常和父亲在一起。 8.
折杨柳 折柳枝,折下柔韧的枝条握在手,殷勤地赠送给远行的朋友,朋友走后书信频传莫厌烦。 明年春来柳叶发黄金芽,盼望回家早点到家。春天到来春天过去都很短,不要等到漫天飞雪时。 折柳枝,愁思多。短长亭畔崎岖路送尽行人奈尔何。 注释: 1. 折柳枝:折取柳树的枝条,古代诗词中常用柳枝来表达离别之情。 2. 折下柔韧的枝条握在手:形容自己亲手折断柳树枝条的动作,也表达了对远行朋友的不舍和关切。 3.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欧阳修的《蝶恋花》。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垂杨拂地如青丝,轻盈不奈东风吹。 杨柳枝条轻轻飘落,仿佛绿色的丝带,随风摇曳。 马上谁家游侠儿,雕鞍玉勒黄金羁。 马上的是一位英俊的游侠少年,骑着豪华的马,身上佩戴着贵重的鞍具。 张弓放弹如星驰,正中流莺落树枝。 他拉满弓弦,射出一支箭,箭矢如同流星般飞驰,正好击中了树上的一只流莺。 众中大笑称绝奇,扬鞭走马当路岐。
杨花曲 垂杨飞白花,飘飘万里去。多情蜂蝶乱追随,不问依栖向何处。 人生漂泊无定踪,一似杨花趁暖风。今朝马足西边去,明日车轮又向东。 可怜不识归来路,一去江山千万重。杨花本是无情物,懊恼人生在客中。 注释: 垂杨:杨柳。垂杨飞白花:形容柳树的枝条上挂满了白色的柳絮。 飘飘:轻盈飘动的样子,这里形容柳絮随风飘荡的样子。 多情蜂蝶乱追随:形容蜜蜂和蝴蝶对飘飞的柳絮很感兴趣,纷纷追逐着它们。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诗歌内容来回答。本题要求学生对“南国有佳人”的诗句进行逐句解释,并写出译文。“南国有佳人”,南方有美人;“皎皎冰雪姿”,洁白如玉、晶莹剔透;“恒恐污洁白”,生怕玷辱了那洁白;“胭粉弗敢施”,不敢在脸上涂抹胭脂红粉;“奉身事君子,服勤忘燕私”,侍奉君子,勤劳操持家务,忘了个人的安逸快乐;“一朝成远别,千里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