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
【注释】 1. 希夷:道家用语,指心静如虚空。 2. 借寰区:在广阔的世界中寻找。 3. 大药:道教用语,指炼制丹药。 4. 闲情:悠闲的心情。 5. 白云亲:与白云亲近。 6. 庭前花影空啼鸟:庭院前的花朵的影子映在树上,但树上的鸟儿却没有了踪影。 7. 树杪(mào):树梢。 8. 茶烟不见人:茶园里飘出的烟雾中看不见人影。 9. 耽静趣:爱好宁静的生活。 10. 卜邻:找地方做邻居。
注释: 1. 清秋述怀倒前韵三首:诗题中的“清秋”指的是秋天,而“述怀”则是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想法。这里的“倒前韵”指的是模仿前人的诗作的风格和韵律。 2. 午漏还从日影占:午漏是指古代计时器中的一种,通过观察日影来确定时间。这里的“还从日影占”意味着诗人在观察日影来确定时间。 3. 鸡声远唱出茅檐:鸡声是指公鸡的叫声,茅檐是指茅草屋顶的房屋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重译何须事远求,自随和气到中州 这句诗表达了无需长途跋涉去寻求翻译,而是自然地随着和谐的气息到达中原。这里的“和气”可能指的是和谐的氛围或气息,使得远方的白海东青自然而然地来到中原地区。 2. 一团冰雪含奇质,万里云霄豁俊眸 此句通过将白海东青比喻为含有冰雪的团块,形容其质地如同冰雪般纯净而神秘;同时,它也像广阔的云霄,展示了它的视野广阔、目光犀利
思归诗文卷 去来无迹任翩翩,千里思归亦偶然。 自是斑衣劳梦想,难将慧剑断尘缘。 昂昂孤鹤凌苍霭,隐隐双凫入紫烟。 到日慈亲应喜慰,云軿忽坠彩舆前。 注释: 1. 去来无迹任翩翩:指诗人行踪不定,就像翩翩起舞的蝴蝶一样自由自在。 2. 千里思归亦偶然:即使身处千里之外,思念家乡也是偶然的,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3. 自是斑衣劳梦想:这里的“斑衣”可能是指诗人穿着斑驳的衣服
济宁道彷古冢 伊人埋骨已多年,三尺荒丘圮路边。 野鸟凄凉啼落日,石麟颠倒卧寒烟。 良平计策今安在,房杜功名亦偶然。 吊古欲询何代客,断碑零落独堪怜。 注释: 1. 伊人:指古代的贤人或烈士。 2. 荒丘:荒芜的山岗。 3. 良平:东汉末年名将庞德(字令武),曾为马超效力,后投曹操。曹军与马超战于潼关时,庞德以八百精兵力战马超军,终因寡不敌众而败,遂自刎而死。 4. 房杜
题李景昌竹间书舍图 万玉萧森绕四檐,坐来惟觉雨纤纤。 小窗展卷循环诵,古鼎焚香取次添。 爽籁随风来净几,清阴和月度疏帘。 应知此地藏修者,蚤晚蜚声不久淹。 注释: 1. 万玉萧森:形容竹林茂密,如同万玉般萧瑟。 2. 四檐:屋檐。 3. 纤纤:细小的样子。 4. 小窗:指书舍中较小的窗户。 5. 循环诵:连续不断地诵读。 6. 古鼎:古老的铜鼎。 7. 爽籁:清新悦耳的声音。 8. 几:几案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经济才猷结主知,从容馆阁际明时。 - 经济才猷结主知:指有卓越才能和谋略,被君主所知重用。 - 从容馆阁际明时:形容在朝廷中处事不慌不忙,顺应时代潮流。 2. 都将治世安民策,散作裁冰剪雪辞。 - 都将治世安民策:指制定治理国家、安抚民众的良策。 - 散作裁冰剪雪辞:比喻这些策略如同裁剪冰块一样精准而有力,同时也暗喻其言辞如刀剑般锐利。 3. 五凤楼高天路近
移竹 移得琅玕近画堂,岁寒心事两相当。 高枝直拟凌霄汉,劲节还期傲雪霜。 夜静携琴伴幽独,昼闲移榻就清凉。 明时持汝朝天去,吹向虞廷引凤凰。 注释: 1. 移竹译文:我移动了竹子,让它靠近画堂,与它相伴。岁寒的心事,与我心意相通。 2. 岁寒心事两相当:岁寒,即岁末寒冬时节。指竹子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坚韧挺拔,象征着坚贞不屈的精神;而人的心事,也如同寒冬中的竹子一般。两者心意相通,相得益彰。 3.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黄甲声名旧日占,谁论寸晷与风檐。 注释:黄甲,指代官职。声名,名声。旧日占,曾经占据过的名声。谁论,讨论。寸晷(guǐ),比喻时间的短暂。风檐,指凉风透过屋檐,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赏析:诗人回忆过去,感叹自己的名声早已不再,现在连自己都感到时间的流逝。 2. 鬓随金井梧桐老,梦忆红绫饼餤甜。 注释:鬓,这里指头发变白。金井
这首诗是诗人在杭州任上写的。首联写诗人在九日重阳时节,因气候炎热而感到凉快;颔联写诗人晚来无事,闲庭信步,欣赏着松篁和荷芰的风姿;颈联抒发对京国非故土,梁园是他乡的感慨;尾联表达自己渴望回到西湖上,建造一座草堂的愿望。 全诗以“晚凉”为题,描绘了晚秋时节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联“九日炎蒸一日凉”,写出了天气的炎热与清凉的对比,让人联想到秋天的凉爽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