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
秋声 月淡星疏夜气清,忽闻何处动商声。 初疑风雨冲愁至,复讶波涛入梦惊。 寥泬似随征雁叫,凄凉如和草虫鸣。 不须更读欧阳赋,感慨令人白发生。 译文: 在宁静的夜晚,天空中的月亮和星星显得格外明亮而稀疏,整个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气息。突然,一阵悠扬而略带哀愁的商声音从远方传来,打破了夜空的寂静。起初,我以为这是风吹过来的声音,但仔细一听,却像是某种遥远的声响,带着一丝忧愁。接着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雨后的夜晚坐在凉风中观赏月亮的情景。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解释和赏析: 1. 凉飙拂树半含秋,一雨先将暑气收(注释:凉爽的微风轻轻吹过树枝,似乎带有一丝秋天的气息;一场雨刚刚下完,炎热的暑气也似乎得到了缓解) 2. 夜色远分天际月,清光直入水边楼(注释:夜幕降临,天空中的月亮渐渐变得清晰,月光直接照射到近水的楼阁上) 3. 玉箫有韵惊乡梦,银汉无波洗客愁(注释
秋林 一簇高低近翠微,碧云红树静依依。 枝垂硕果霜初落,鸟露危巢叶渐稀。 僧寺楼台临竹坞,人家烟火隔柴扉。 半竿落日斜明处,又见松头一鹤归。 【注释】 1. 秋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秋景图。 2. 一簇:形容树木的密集程度。 3. 高低近翠微:树木高低错落,靠近翠绿的山冈。 4. 碧云红树:形容树木的颜色鲜艳,仿佛是天空中的白云和红色的树叶。 5. 静依依:形容树木在秋天里静静地生长着。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猎猎西风卷客衣,茫茫衰草澹斜晖。 秋风强劲地吹拂着衣裳,茂密的草丛中夕阳余辉渐渐黯淡。"猎猎"形容风吹过树叶发出的飒飒声,"卷客衣"则暗示着西风的劲烈足以吹动衣服。"茫茫"形容草色广阔无边,暗指秋天的草木凋零。"澹斜晖"表示夕阳的光线已经变得暗淡,斜照在衰草上。 山横暮霭牛羊下,树带寒烟鸟雀归。 远处的山峰被薄雾笼罩
诗句释义 1 戍鼓声传夜未央,松阴满地露华凉。 - 此句描绘了深夜中听到远方戍楼的鼓声传来,整个夜晚似乎还在延续。同时,松树林下满是露水,增添了几分清冷之感。 2. 苦吟不觉银灯烬,无寐偏惊玉漏长。 - 诗人在苦苦吟诵诗文时,不知不觉中灯光已经熄灭。而当夜深人静,忽然被窗外的玉漏滴答声打扰,使得他难以入睡。 3. 风静半空闻过雁,堂虚四壁听啼螀。 - 风声宁静,似乎能听到天空中飞过的大雁
诗句解析 1 "相呼相唤过南楼":这句描述了鸿雁相互呼唤,飞过南方的高楼。 2. "叫破江南万里秋":鸿雁的叫声打破了江南的宁静,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3. "有足不传云外信":虽然鸿雁有翅膀可以飞翔,但他们不需要通过脚来传递消息,因为声音已经足以传递信息。 4. "无端偏惹客中愁":鸿雁的出现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忧愁和思乡之情。 5. "影横斜月天连塞":鸿雁的影子在月光下横跨天际,与边塞相接。
【解析】 此诗为咏中秋之作,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意境开阔,感情深沉。首联“秋月”点出题意,颔联“丹桂婆娑微有影”、“璚楼高爽不胜秋”,描写了中秋时节的景色。颈联“空遗灵兔千年药”“不尽姮娥万古愁”运用想象之词,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美好祝愿和对月亮永恒不变的美好情感。尾联“时缺时圆成底事,金樽有酒且相酬”以疑问的方式作结,表现了诗人在赏月饮酒时的闲适心情以及乐观的人生态度。 【答案】 秋月
诗句释义与赏析: - 秋波 - 注释:“秋波”指的是秋天的碧绿湖水。 - 译文:湖水呈现出秋天的颜色,清澈而碧绿。 - 雨足江湖水色新,碧琉璃滑净无尘 - 注释:雨水充沛使得江湖的水变得清澈新鲜,如同碧绿色的琉璃般光滑无瑕。 - 译文:雨水充足让江湖的水变得清新透明,就像碧绿色的琉璃一样光滑没有一点尘埃。 - 潮回万顷铺平縠,风过千层簇细鳞 - 注释:潮水的涨落使得湖面平静如镜
注释: 1. 几朵亭亭靓晚芳:几朵花儿在傍晚时分绽放,美丽动人。亭亭,形容花朵挺拔、优雅的样子。靓,美丽的程度。晚芳,指晚开的花朵。 2. 无端浅碧间轻黄:没有原因地出现在浅绿和淡黄色之间。无端,没有原因,偶然的意思。 3. 山墙零露开时好:山墙上的露水在开放的时候,显得格外美好。零露,指山墙上的露水。 4. 野馆临风嗅处香:野外的旅馆在风中闻到了香味。嗅,指闻到香味。 5. 冷艳不同桃李笑
诗句解读与翻译: 1. 茫茫远树隔烟霏,猎猎西风振客衣。 - 注释:“茫茫”表示广阔无边的景象;“远树”指远处的树木;“烟霏”形容烟雾缭绕的样子;“猎猎”是风吹过的声音;“西风”即来自西方的风;“振客衣”意味着西风吹动着衣服。 - 译文:在秋天,远远望去,树木和天空都显得模糊不清,西风呼啸着,吹拂着旅行者的衣服。 2. 山雨未晴岚气湿,溪流欲尽水声微。 - 注释:“山雨”指山区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