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
过五攒山 五攒山下路盘旋,曲阜崇冈远接连。 十里邮亭数椽屋,几家村落一丘田。 林梢日没僧归寺,涧底冰消鹿饮泉。 诗思多从鞍马得,骅骝不用苦加鞭。 注释: 1. 五攒山:位于山东省曲阜市的一座山峰,因形似五颗攒动的山峰而得名。 2. 盘旋:形容山路弯曲曲折,难以直接通行。 3. 曲阜崇冈:指的是曲阜地区地势高峻的山岭或丘陵。 4. 十里邮亭:古代驿站之间的距离为十里,因此邮亭是指距离较近的驿站。
诗句释义 1 “春风荡漾无端入画堂”,描绘了春风的温柔和无形的力量。春风轻轻摆动,如同进入一幅美丽的画中,给人以美的享受。 2. “帘栊微动昼初长”,描述了春天阳光下,窗帘被风吹起的情景,阳光照射进来,使得白天开始变得漫长。 3. “暖催花底莺声滑”,描绘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使花朵中的鸟鸣声变得更加悦耳动听。 4. “轻拂檐前燕翅忙”,形容燕子在屋檐上忙碌的身影,给人一种春天生机勃勃的感觉。 5.
闻甘州等处捷报有喜 露布星驰上玉京,三边战气一时平。 人间玉石铭勋业,天上银河洗甲兵。 罴虎有劳咸进秩,烽烟无警可安生。 从今海宇风尘静,庙算应知出圣明。 注释: 1. 露布星驰上玉京:指皇帝的诏书如同流星一般迅速传播到京城,意味着战争的胜利已经传到了最高层。 2. 三边战气一时平:指整个边防地区的战争形势已经得到了暂时的平息。 3. 人间玉石铭勋业:指人们在战争中建立了不朽的业绩。 4.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平明走马入京畿,杨柳飞花点绣衣。 - 解释: “平明走马入京畿”指的是在清晨时分骑着马快速进入京城的边界地区。这里描绘了一幅早晨出发的场景,充满了紧张和急切的氛围。“杨柳飞花点绣衣”则形容了随着马匹奔跑,柳树随风飘散的柳絮落在衣服上,如同点缀着美丽的花饰,生动地捕捉了春天的气息和旅途的轻盈。 - 赏析: 此句通过对时间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朝见的期待与紧张
注释: 遣怀 —— 表达自己的感情。 才离汴水又并州,马上光阴易白头。 —— 刚刚离开汴州(今开封),又到了并州(今太原)。马上的光阴很容易让人感到时光飞逝,容易变老。 出处每怀心耿耿,是非谁较论悠悠。 —— 常常在心中思考自己从何处来,是好是坏谁又能评断。 貂裘不畏三冬雪,燕颔终封万里侯。 —— 不怕严寒的冬季和冰雪,最终会被封为有功勋的官员。 珍重晚来风景好,黄花老圃殿高秋。 ——
诗句释义与赏析 自叹:我感叹 - 鬓花斑白:指头发已经斑白,暗示年岁已高。 - 宽:宽松的衣襟,可能象征着内心的轻松或对过去的宽容。 - 窃禄无功久旷官:窃取俸禄(官职)而无功绩,长时间未能升迁。 - 岸帻耻为寒士语:戴着头巾感到羞愧,因为自己没有为社会做出贡献。 - 调羹不用腐儒酸:比喻使用不当,不采用无用的腐儒之言。 - 逢人只说还家好:每次遇到人就谈论回家的好处。 - 垂老方知济世难
注释: 秉烛焚香坐不眠,夜长难到五更天。 怀人此际隔千里,为客明朝是十年。 远道风霜嗟老矣,故园梅柳想依然。 椒盘献岁知谁共,独把金杯对影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除夕之夜所做,表达了他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岁月流逝的感叹。 “秉烛焚香坐不眠,夜长难到五更天。”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彻夜未眠,手持蜡烛,点燃了香气,却无法入睡,因为夜太长了,难以到达天亮的时间。 “怀人此际隔千里,为客明朝是十年。”
临风长啸岸乌纱,宾主相忘醉眼花。 注释:面对风声长啸,我戴着乌纱帽,与顾赵范三绣衣晚酌,醉后偶题。 译文:我站在岸边对着风长啸,戴着乌纱帽,与顾赵范三绣衣晚酌,醉后偶题。 赏析:此句写诗人独自饮酒时的情境。“临风”二字写出了环境,“长啸岸乌纱”,写出了人物的神态和动作,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一个潇洒飘逸、豪放不羁的诗人形象。 宾主相忘醉眼花。 注释:宴会的主人和宾客都忘了彼此的身份,醉得眼睛都看花了。
过中牟鲁恭祠 长民曾羡鲁恭贤,民物熙然各遂天。 境外遗蝗徒扰扰,桑间驯雉自翩翩。 闾阎风俗犹前日,史传声华纪昔年。 寄语郎官勤抚字,循良衣钵要人传。 注释: 1. 长民曾羡鲁恭贤:长民曾经羡慕鲁恭的贤能。 2. 民物熙然各遂天:民众生活安定,一切都按照自然规律进行。 3. 境外遗蝗徒扰扰:境外的蝗虫虽然留下了,但是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困扰。 4. 桑间驯雉自翩翩:桑间的鸡鸭自由自在地飞翔。 5.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年年马上见春风:每年春天,我都会骑马经过。这句表达了诗人每年春日必经的旅程和他对于春天的特别情感。 2. 花落花开醉梦中:在花开花落之间,我仿佛沉醉于梦境之中。这里描绘了诗人对四季更替的感慨,以及他在这种变化中感受到的生活的节奏和生命的无常。 3. 短发经梳千缕白,衰颜借醉一时红:岁月无情,随着时间流逝,我的白发如千缕般梳理下来,而面容因衰老而显得憔悴。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