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
【注释】 胆瓶:一种古代的酒器。梅:梅花。化工:天然的造化者。移入:移种,移植。 【赏析】 此诗以物喻人,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意境幽远高洁,耐人品味。 首句“数点枝头雪”是比喻,意思是说梅花像雪一样点缀在树枝上,形象地表现了梅花傲骨、不屈的精神。第二句“分明露化工”,也是比喻,意思是说梅花的香气好像天工神匠的杰作,使人一看就能感受到它的美丽。第三句“恐教尘土涴”
注释:在华美的月光中穿过窗子,凉爽的风从扇底刮起。抚摸时光追忆往事,心中幽深的遗憾并不明显。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感慨。首句“华月窗间过”,描绘了月光洒在窗子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第二句“凉风扇底生”,则将这种宁静的氛围与清凉的气息结合起来,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诗句释义 1 不施脂粉不梳妆:指汤婆(取暖用的铜制或陶制的容器,形状像人的脚)本身并不需要装饰,也不需要打扮。这里强调的是一种简朴、实用的态度。 2. 寂寞无言卧象床:象床是古代的一种高级坐具,用象牙制作,非常珍贵。此处形容汤婆虽被闲置,但仍然保持着一种尊贵和孤独的状态。 3. 暖足难同亲骨肉:虽然汤婆可以温暖脚部,但它无法像亲人一样给予身体上的亲密接触或情感上的慰藉。 4. 傍人惟有热心肠
暮景 怪底东风恶,寒威透客衣。 卷帘云接地,撩乱雪花飞。 译文: 奇怪啊,东风多么的恶劣,寒冷的风穿透了人们的衣衫。 卷起窗帘看到云彩已经接近地面,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落下来。 注释: 1. 怪底东风恶:奇怪啊,为何东风如此恶劣。这里的“恶”是形容词,表示东风的猛烈和不友好。 2. 寒威透客衣:寒冷的势力渗透了衣物。这里的“寒威”是名词,指的是寒冷的空气或势力。 3. 卷帘云接地
注释:不要倚靠高楼,因为它高达云端。家乡的道路在东风中伸展,直通到白云的边际。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乡愁的画面,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以“莫把层楼倚”开头,强调不要依靠高楼来寄托自己的乡愁,因为高楼虽然高耸入云,但终究无法遮挡住心中的乡愁。接着,诗人以“楼高接远天”形容高楼之高,与“乡国路”遥相呼应,表达了自己身处异地、心忧故乡的情感。最后,诗人以“东风乡国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全诗,明确内容,然后把握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最后分析艺术效果。“春日登楼”是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写景,“柳条如翠线,万缕织春愁”,描写了春日里的杨柳。后四句抒情,“遮断东风路,无缘入画楼”,表达了一种惆怅之情。 译文: 春天里,我登上了高楼。 杨柳枝条像绿色的丝线一样,千条万缕编织着春愁。 它们遮住了东风的路,无法进入那座画楼。
【注释】 暑:炎热的夏天。萧萧:风声。叶:树叶。 【赏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象:微凉的晚风吹来,带着阵阵秋意,而刚刚下过的雨又为这初秋带来了丝丝清凉;树上的树叶也随风飘落,仿佛在发出“沙沙”的声响,好像在迎接秋天的到来,预示着秋天即将来临,万物都在准备着迎接秋天的到来
注释:在秋天的庭院中散步,只见空空的庭院里没有人影。回头一看,只见明亮的月光映着自己的身影。 赏析:诗人通过写自己在月色下的影子来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同时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注释】 冻鹊:即寒鹊。鹊,喜鹊。 高枝:指高树的分枝处。 天寒伴侣稀:指天气寒冷时,只有它一个在树上立着。 明朝:明天。 春意动:春天的气息开始弥漫了。 上林:汉代宫苑名。这里借指皇宫。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只喜鹊独自立于枝头,天寒人少,而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它又飞回皇宫去享受春天的温暖和繁华。这首诗以“冻鹊”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喜鹊的喜爱和对自然界生命现象的感叹。
【注释】 暮春:指晚春时节。 槐柳拂云长,清阴覆短墙:指晚春时节,槐树和柳树枝条长而柔韧,轻轻拂动着天边的云彩;短墙四周被槐柳的绿荫覆盖,显得清新宜人。 群芳俱落尽,只有菜花黄:百花凋落,只剩下菜花盛开,呈现出一片金黄色。 【赏析】 此诗是写暮春时节的景致。首句“槐柳拂云长”写暮春之景,槐柳条条如丝带般垂挂天际,轻拂着云朵;“拂云”二字写出了其柔美、轻盈之态,也暗示了时间之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