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
延津县 延津县:地名,位于今河南延津一带。 县治萧条甚:县城荒凉破败。 疲民疫病多:百姓因疾病而疲惫不堪。 可怜官失职:官员失去了职责。 况是岁伤和:更何况这个季节本应风调雨顺,但今年却遭遇了天灾人祸。 空廪全无积:仓库里粮食空空如也。 荒田更起科:原本荒芜的田地又增加了新的赋税。 抚安才智短:安抚民众时,自己的才能不足。 独立奈愁何:自己一人面对这些困境感到无所依靠。 逐句释义:
【注释】 暮春:指晚春时节。 槐柳拂云长,清阴覆短墙:指晚春时节,槐树和柳树枝条长而柔韧,轻轻拂动着天边的云彩;短墙四周被槐柳的绿荫覆盖,显得清新宜人。 群芳俱落尽,只有菜花黄:百花凋落,只剩下菜花盛开,呈现出一片金黄色。 【赏析】 此诗是写暮春时节的景致。首句“槐柳拂云长”写暮春之景,槐柳条条如丝带般垂挂天际,轻拂着云朵;“拂云”二字写出了其柔美、轻盈之态,也暗示了时间之早春
注释:我伸手去摸水中的月亮,结果误触了高高的清虚殿。我偷吃了仙药藏在掌中,生怕玉兔嫦娥看见了。 赏析:这首诗描写诗人在梦中与月宫仙子相遇的情景。诗人手扪水中月,误触清虚殿,表现出他的好奇和轻率;他偷吃了仙药藏在掌中,只恐姮娥见,表现出他的贪恋和恐惧。整首诗通过梦境来表现诗人的内心世界,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神秘感
注释: 远山仍然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雪,浅浅的河水没有泛起一点波纹。 花花草草没有任何消息,春天的寒冷令人无可奈何。 赏析: 此诗写春寒。首句写远山犹带雪,点明季节。次句写浅水未生波,说明气温尚低。三、四两句写无花柳消息,春寒可奈何,进一步表现了春天的寒冷。全诗意脉贯通,一气呵成,语言清新自然,耐人寻味
【注释】: 发:开放。闲:安适。青山:指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春天里游山玩水的情景,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态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第一句“花发东风软”,描绘春风拂动下花儿绽放的景象,给人以温暖、舒适的感觉。第二句“鸟啼春昼闲”则描绘了鸟儿鸣叫声中透露出的宁静和悠闲,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惬意。第三句“抱琴出门去”,“抱琴”指的是携带着古琴,“出门去”则表示走出家门
登星轺驿楼 驿楼高架与云齐,晓日登临思不迷。 卷幕全无三伏暑,凭阑转觉众山低。 闲花故向吟边落,野鸟偏于静处啼。 十六年来成一梦,后人谁为继新题。 注释: 1. 星轺驿楼:古代驿站的建筑,形制高大,可以望见天边的星星。星轺即驿站的驿马,这里泛指驿站。 2. 高架与云齐:驿楼建得非常高,好像与云彩并列。 3. 晓日登临思不迷:早上登上驿楼,眺望四周景色,思绪却清晰如初。 4. 卷幕全无三伏暑
注释 偶题三首 其一: 日落:太阳落山。 风欲静:风将要平静下来。 鸟啼人自闲:鸟儿啼叫,人却感到悠闲自在。 白云:云彩。 如解事:好像能理解事理。 成雨便归山:如果云彩能形成雨水就回归到山林。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太阳落山,风要平静下来,鸟儿在啼叫,人们却感到自己很悠闲。这时天上的白云仿佛也能理解事情,如果它能形成雨水,那么就会回到山林上去
注释:独自静坐于室内,焚香沉思。心向万里之遥,驰骋思绪。 官职在身,有责任要完成,辗转反侧,怎能安宁? 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向往,以及对现实责任的无奈和挣扎。首句写静坐焚香,心境宁静;二、三句写内心思念远方,但又有职责在身,无法释怀;末句写内心的纠结与无奈。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注释】 漫题:随意地题写,即随兴所至。屋壁:指屋檐。 卜得幽居好:意谓在幽静之处居住是很好的。卜:占卜。 秋来景倍佳:秋天的景色更加美好。 堂虚先得月:屋中空旷,月光最先照进来。 城近每闻笳:离城墙近时,常常听到胡笳声(古时北方民族吹奏的一种乐器)。 苍梧叶:青翠的梧桐树叶。 白藕花:白色的荷花瓣。 无列戟:门前没有陈列兵器。 错认野人家:误将村舍当成了野人之家。 【赏析】
小园疏雨歇,散步快幽情。 行处苍苔滑,吟边绿草生。 注释:小园里经过一场细雨之后,雨停了,可以出来散步了,心情愉悦。走在路上时发现脚下的青苔湿滑,于是停下脚步吟诗,发现周围的绿草又生长起来了。 薄云还掩映,初月未分明。 注释:天上飘浮的轻薄的云彩仍然在天空中遮蔽着月光,月亮还没有完全升起,所以看不清楚。 抚景聊成趣,尘烦喜暂清。 注释:我看着眼前的景色,心情舒畅起来,烦恼也随之消散了。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