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
【注释】 1. 吁嗟乎:叹词,感叹语气。古人往矣不可见,山高水深闻古踪:叹息古人已经不在了,只能凭吊那些高山大川的遗迹。 2. 潇潇风雨满天地,飘然一身如转蓬,披发长啸览太空:形容自己像风中的蓬草一样随风飘摇,无法把握自己的前程。 3. 前路蓬山一万重,掉头不顾吾其东:指前方有无数座蓬莱仙山,我回头不去,继续前进。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对逝去的古代英雄或前辈的怀念之情的诗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浏览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注上关键词的诗句,并精读这些词句,把握诗意。最后按照题目要求对所要赏析的句子进行赏析。本题中,注意重点字词:扶桑、共和政体、世界、太平洋。 “二十世纪太平洋歌”是这首诗的题目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诗句原文与翻译: 鸾飘凤泊总无家,惭愧西风两鬓华。 万里海槎一知己,应无遗恨到天涯。 注释: - 鸾飘凤泊总无家:指诗人四处漂泊,没有固定的家园。 - 惭愧西风两鬓华:因为漂泊而感到惭愧,因为岁月流逝而头发已白。 译文: 鸾鸟和凤凰总是没有自己的家园,我因西风而感到惭愧,因为我的头发已经变白了。 赏析:
【注释】 纪事二十四首:这是一首七绝,每句诗都有其特定的意思。 维新:指变法改革。 万一:如果。 相将:相随。 还故乡:回到故乡。 悬一席:挂起一张席子。意思是设宴招待朋友。 酬知己:酬答知心人。 领袖中原女学堂:成为中原地区女子新式学堂的领导者或创办者。 【赏析】 这首《纪事二十四首》是作者在戊戌政变后所作的一组诗歌。诗人通过这些诗句来表达自己对于变法改革的期望和对知心人的怀念之情。
【注释】 羽檄:古代皇帝征召将吏的文书,用鸟羽装饰。引归船:指传召征召的使者前来催促。悭一握:意思是说,离别时手不能相牵。缘:指握手。今生知否能重见:意思是问今生今世能否重新见面。遗尘:遗落的尘土,这里代指战乱带来的创伤和灾难。惘然:失意怅然若失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在成都草堂定居时的感怀之作。首句以传书催行起笔,写出了诗人因国事而被迫离开故乡的无奈;次句写别情依依
后顾茫茫虎穴身,忍将多难累红裙。 君看十万头颅价,遍地锄麑欲噬人。 此诗出自南宋文天祥的《纪事二十四首》。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国难当头之际,身处危险之地,却依然坚守信仰,不惧牺牲的壮烈情怀。同时,也表达了对敌人的强烈愤恨和对正义事业的坚定信念。 “后顾茫茫虎穴身”一句,生动地描述了作者面对困境时的内心世界。这里的“后顾”,既指对过去的回顾,又暗含对现实的忧虑
诗句释义: - 曩译佳人奇遇成:指的是诗人曾经翻译过一篇关于佳人的奇遇故事。 - 每生游想涉空冥:表示每当有空闲时,就会思考那些关于奇遇的故事。 - 从今不羡柴东海:表示从今以后不再羡慕柴东海那样的富有。 - 枉被多情惹薄情:表示因为过多的感情而惹上了薄情的人。 译文: 曾经翻译过一篇关于佳人的奇遇故事,每当有空的时候,就会想到这些故事。从今以后不再羡慕柴东海那样的富有,白白被多情的人吸引
猛忆中原事可哀,苍黄天地入蒿莱。 何心更作喁喁语,起趁鸡声舞一回。 【注释】: 猛忆:突然想起。 纪事二十四首:作者在《纪事》诗中写了四十二件事,本诗是其中之一。 苍黄:同“苍茫”,形容天地一片迷茫。 天地入蒿莱:意思是天地间已无生气了。 何心:有什么心思。 更:还。 喁喁(yú)语:像鸟叫声一样的低语。 起:起来。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沦陷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景象的感慨和痛惜。开头两句说
【注释】 盈盈:美好的样子。阿兄:对兄长的敬称。相从:一同。谭道:谈论道理。谈兵:谈论军事。尊前:酒席上。尾声:乐曲最后一段,用来作结尾。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宴会中所作。华服盈盈,是诗人盛装打扮,以表对兄长的敬意和亲近。盈盈,指衣带飘逸,形容衣服宽大的样子。 “相从谭道复谈兵”,是说兄弟俩在酒席上一起谈论学问,谈论军事。谭道,指讨论学问;谈兵,指谈论军事战术
译文: 昨夜闺中远寄来的信,殷勤劝我早进宫。 绿章上奏向朝廷,哪有闲情似往昔? 注释: 1. 绿章:指代皇帝的诏书。通明使:指皇帝的近侍官。 2. 闲情:悠闲的心情。旧时:以前的日子。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收到妻子送的诗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和对宫廷生活的无奈。首句“昨夜闺中远寄诗”,描绘了一幅妻子深夜写诗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妻子深深的思念。次句“殷勤劝我早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