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
【注释】 眼中既已无男子:眼中,指代自己的内心世界。既已,已经。 独有青睐到小生:只有我(你)特别偏爱我(你)。 如此深恩安可负:这样深厚的恩情怎么可以辜负。 当筵:在宴席上。 我几欲卿卿:我几乎要亲昵地称呼你为卿卿。 【赏析】 《纪事二十四首》是晚清词人陈维崧的一首词,此诗表达了作者对所爱之人深深的眷恋之情。 “眼中既已无男子,独有青睐到小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我的心中没有男性
【注释】 卿尚粗解中行颉:卿(您)还懂得“中行”的字形吧。中行,指“中行书”。中行书是汉字书法中的楷书字体之一,由隶书发展而来。颉,指“颉文”,即“大篆”。 我惭不识左行怯:我惭愧自己不会写左行的字。左行,指“小篆”。 奇情艳福天难妒:奇特的感情和艳丽的幸福连老天爷也嫉妒。 红袖添香对译书:有红袖女子在旁添上熏香,陪伴着翻译书籍。 【赏析】 此诗首两句说,你大概还懂得一些中行的写法
诗句释义:澹雾笼罩着溪流,月亮升到了小陂之上,清晨醒来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满溢在了南枝。 1. 澹雾笼溪月上陂 - 此句描述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景象,澹雾象征着朦胧的美,而月光则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拢"字描绘了月光覆盖在溪流上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晓来春已满南枝 - 此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春天的气息弥漫在每一片南枝之中。"晓来"一词传达了时间的推移
诗句:望月峰头白露滋,南飞乌鹊怨无枝。 译文:望着月光照耀的山峰,露珠滋润了一切,而南去的乌鸦也因为无处栖息而感到悲伤。 关键词解释: - 望月峰头:指一个具有诗意的自然景观或地点。 - 白露滋:描述白露节气时的景象,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天的深入和冬天的临近。 - 南飞乌鹊:指在秋季迁徙的乌类,常用来象征生命的短暂和变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
诗句原文: 鸾吪凤靡送年华,颇识吾生信有涯。 惆怅无因成小隐,卖书犹欲问东家。 接下来将逐一解释这首诗的每一句,并分析其深层含义和背景信息: 1. 鸾吪凤靡送年华:鸾鸟凤凰的华丽羽毛随着岁月流逝而逐渐褪色,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 2. 颇识吾生信有涯:我清楚地意识到生命的有限,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认识。 3. 惆怅无因成小隐:因为没有合适的原因或机会,只能无奈地继续过着世俗的生活
【解析】 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及情感,一般考核诗词歌赋中的重点词句,特别是注意作者的感情。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景物)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与情两部分。答题时先答出意境的具体内容
【注释】 颇愧年来负盛名:颇为惭愧,近年来辜负了盛名。 天涯到处有逢迎:到处都有逢迎的谄媚者。 识荆说项寻常事:识荆和说项是平常的事情,但作者却认为这两件事都是非常平常的。 第一相知总让卿:第一知己总是让你(我)相让。 【赏析】 《纪事二十四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此诗为其中之一。《新唐书·李义府传》载:义府与同僚不和,“多所凌忽”,而“时人为之语曰:‘小来偷合,大来便僻;倒背如流
注释:青衫红粉指的是年轻的学者,他们正在新开设的讲筵中讲解佛法。语言科中的第一人是指这位学者在语言科考试中取得了第一名。座绕万花听说法指的是他周围的听众都是各种身份的人,他们在听他讲解佛法。胡儿错认是乡亲指的是他的一位胡族朋友误以为他是自己的乡亲。 赏析:这首诗主要描述了一位年轻的学者在语言科考试中取得了第一名,他在新开设的讲筵中讲解佛法,吸引了大量的听众,包括各种身份的人和胡族朋友
眼中直欲无男子,意气居然我丈夫。 注释:眼睛里直视前方,仿佛没有男性存在,意志坚定,气概豪迈,自比为丈夫。 译文:眼中直视前方,仿佛没有男性存在,意志坚定,气概豪迈,自比为丈夫。 赏析: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独立的追求和对传统束缚的挑战,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境界。 二万万人齐下拜,女权先到火奴奴。 注释:二亿人共同向我下拜,女性权利在火奴奴地区得到了保障和发展。 译文
【注释】 绵绵:连绵不断貌。列岫:山峰。暧暧: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扶筇:扶竹杖。千步磴:指石阶。扬州:今江苏扬州,为六朝时繁华都市,风景秀丽。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台湾主雾峰的莱园,即题名《莱园》的三首绝句中的第一首。莱园在雾峰山麓,园中有亭台楼阁、山水林木、花木鸟兽,还有“蓬莱仙阁”、“玉女池”、“白鹤亭”等,景色十分优美。诗人登上高峻的山峰,远眺莱园全貌,不禁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