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治
诗句原文: 格伦坡迥未称高,揽辔登临兴极豪。 漫说钱塘风景好,此涛何似曲江涛。 译文: 在格伦坡这个地方,我并没有觉得它很高大,但当我登上山峰,感受到那股豪情壮志时,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我曾听说,浙江的杭州景色非常美丽,但我个人觉得,这里的海浪比起杭州的曲江浪来,更让人感到心潮澎湃。 赏析: 这首诗是近现代诗人唐文治的作品《格伦坡听涛》中的名句。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格伦坡的自豪感和豪迈情怀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省创作的,描述了他在槟榔屿观见巫来由王的奇特风采。诗中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巫来由王的非凡形象和令人赞叹的气质。 注释: - 尉佗磊落久称王:尉佗,古代一位有名望的君主;磊落,形容人豁达开朗,不拘小节。久称王,指的是在很长时间里被尊为君主。 - 绵蕞威仪未敢忘:绵蕞,即茂盛的样子,形容威仪强大且盛大。未敢忘,表示没有忘记。 - 放踵果然如墨氏:放踵,指放松脚步
无边海水梦悠悠,怪底寻春已换秋。 红树青山不归去,有人远望独登楼。 注释: - 无边海水梦悠悠:无边的海水像梦境一样悠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无尽的遐想。 - 怪底寻春已换秋:为什么春天已经过去而秋天又来临了呢?这是对季节变化的感叹,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 红树青山不归去:那些红色的树木和绿色的山峦仿佛永远不会归来,它们似乎已经融入了这片土地,成为了这里的一部分。这也是一种象征
【注释】 万树茏葱:形容树木郁郁苍苍,枝叶茂盛。夹道:在路的两旁。新蝉:初生的蝉。未夏已先鸣:夏天还未到,蝉已经发出叫声。都因:因为。喜见:很高兴看到。星轺(yáo):指皇帝出行时所乘的车辆,这里泛指帝王。奏出:奏响。熏风第一声:指春风的第一次吹拂。熏风:暖风。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皇帝车驾经过,春风拂面的情景。前两句写景,万树葱茏,新蝉早唱;后两句写情,皇帝出行喜见春风。
注释: 粉黛:指女子的化妆品。施:涂。黝墨:深黑的墨汁。六宫:古代称皇宫为六宫,这里泛指美女们。面具:用来遮掩面容,使别人认不出自己的化妆品。蛾眉:形容美女的眉毛。 不将真相教人见,自转秋波怨别离。 没有将真实的面貌展现出来让人看见,而是自己转动秋水的目光表达出怨恨离别的情绪。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巫来由王在槟榔屿观览时的情景,他看到的女子容貌和礼仪都与平常不同,显得十分独特
注释: 1. 蓬头赤足恣婆娑,异俗何缘事礼多。 蓬头赤脚随意地跳舞,不同寻常的风俗为什么有那么多礼节? 2. 漫笑君王惟守黑,得师能自学暹罗。 嘲笑那些只懂得遵守黑色的君王,得到一个老师就能学会暹罗的舞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槟榔屿观巫来由王舞蹈的场景。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奇特风俗的好奇和赞叹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支持,认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注释】 故园:故乡;竹:指竹子,这里泛指竹子的家族。千竿:形容竹子很多。文禽:文采飞扬的鸟。刷羽翰:指鸟儿洗刷羽毛。博得:博得别人的好感、喜爱。老人开口笑:老人开颜大笑。天涯游子:在外地作客的人。总:表示概略、大致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怀念故乡之作,表达了自己思念家乡的心情和愿望。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看到“飞出文禽”的景象,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其一诗中
【解析】 1.斫地,击石;发狂歌,放声大笑。耿介凌虚气不磨,形容人的高洁傲岸的气概和清高的志行。伐柯,砍伐斧子柄取道;执吾柯,拿着斧柄。 译文:难道因为击剑而狂笑不止吗,我耿直傲视,胸怀坦荡毫不改变;胜负之数由天定,你我无法争得公平,还是砍斧柄吧。 赏析:诗人面对“观击剑”这一场面,既表现了他对击剑者所持态度,又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诗的前两句写击剑者的风度和气质
``` 有所思四首 其四 极目洪波有所思,桃花潭水故人词。 赤鱼不达千重海,红豆江南未寄时。 注释:极目远望,看到那浩渺的洪水之滨,心中涌起无尽的思念之情。桃花盛开的潭水边,是我与老朋友的离别之地。那条红色的鱼,无法渡过那重重的海洋,那红豆还未来得及寄送给你。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故乡和旧友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注释:远眺江水波涛汹涌的洪流中,心中所思念之人。九重天宫的重重门扉似乎就要打开,诉说着心中的思念之情。玉关门外羌笛声声传来,那凄凉的哀怨之声让人叹息不已。感叹自己的命运多么坎坷凄凉。 赏析:此诗是作者在长安被贬之后所作,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首句"极目洪波有所思",以洪波比喻江水,形象生动。第二句"九重阊阖欲陈词",九重天宫重重的门扉,仿佛就要开启,象征着诗人想要向皇帝进言,表达自己的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