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一种对世态炎凉和道德沦丧的感慨,以及对忠义之士的同情。以下是逐句释义: 1. 森森廊庙具,萧艾成长松。 “森森”描绘了高大雄伟的殿堂,象征着权贵之地。“萧艾”是指蒿草,用来比喻普通百姓。“长松”则象征着那些在平凡生活中依然坚守节操的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普通百姓虽然身处卑微却依然保持节操的赞美。 2. 蠢蠢川泽灵,蛭蚓为游龙。 “蠢蠢”形容川泽中的生物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松柏岁寒物,岂比蒲柳才?冰霜虽剥蚀,疏花应时开。 良工岂不偶?中心类寒灰。却怜蘼芜草,遍满黄金台。 注释: - 青松岁寒物:指坚韧不屈的松树,象征着高洁的品质。 - 讵比蒲柳才:岂能比得上柔弱的蒲草和柳树?表示松树的坚韧不屈。 - 冰霜虽剥蚀:虽然受到冰霜的侵袭和侵蚀,但依然屹立不倒。 - 疏花应时开:尽管花朵稀疏,但仍然按时开放,象征顽强生命力。 - 良工岂不偶
【注释】 太行:指太行山,位于山西省和河南省交界处。 谅:通“谅”,大概。深:深远。 游子吟:指《游子吟》,一首表现游子思乡之情的诗。 五弦:古代一种乐器,五根弦。 南风:指《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中的《南风歌》。 【赏析】 此诗是作者自谦之作。前四句写景,以自然景物为喻,表达自己不卑不亢的气节;后四句抒情,以圣贤为榜样,表达了自己的抱负。全诗格调高昂,气势豪迈,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第一首: 秋日怀思十二首之一 涧水清且冽,石上流淙淙。我酌其清泠,弹琴以自通。 希声应弦起,幽幽如孤凤。音调悠扬远,哀婉动人心。 第二首: 秋日怀思十二首之二 曲中有万里,意在高山中。三叹知音稀,知音难相逢。 岂独无知音?终恐无人同。知己难得遇,此生常孤独。 第三首: 秋日怀思十二首之三 曲中有幽思,言外意无穷。三叹知音稀,知音难相逢。 岂独无知音?终恐无人同。知己难得遇,此生常孤独。 第四首:
孤梅咏 王冕 注释版 1. 孤梅在空谷,潇洒如幽人。 2. 不同桃李花,那知艳阳春。 3. 冰霜岁年晚,苔藓青满身。 4. 鼎鼐既不辱,风味良自珍。 5. 孰信姚黄枝?来作灶下薪。 注释版译文: 《孤梅咏》是元代诗人王冕的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独特韵味和坚韧精神的赞美。诗中描绘了梅花在寒冷孤独的环境中依然傲然挺立的景象,通过对比桃李等其他花卉,强调了梅花的独特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荆轲上秦殿,郦生下齐城。 斯须属鼎锯,何如卫叔卿。 脱身傲万乘,泰华鸿毛轻。 所谓达道人,贵在机决明。 注释: - 荆轲: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以刺杀秦王为名。 - 郦生:即郦食其,曾作为谋士辅佐刘邦建立汉朝。 - 秦殿:指秦始皇的宫殿,象征着权力和危险。 - 齐城:齐国的都城,这里借指古代齐国的政治中心。 - 斯须:片刻之间。 - 鼎锯:古代烹煮食物时使用的工具,这里比喻权势和地位的变化。 -
【注释】: 东篱:东边的篱笆,这里泛指篱笆旁。佳菊:美丽的菊花。 毒:伤害。万卉:百花。敷荣:开花、盛开。自弥章:自然地更加显著。 云胡,何须。靖节:陶渊明的字,他做过彭泽县令,后来辞官归隐,所以后世称他为靖节先生。 古意:《诗经·大雅》中的“文王之德”一章说:“文王遗厥孙谋,以燕翼子。”意思是希望周文王的儿子能够继承他的遗志,像文王一样有远大的抱负,像文王一样贤明仁爱
秋怀十二首 野蔓网丛棘,下有幽兰花。缄春敛华滋,古意良独多。霜寒九十月,萧飒如枯莎。但使本根在,菅茅将奈何? 译文: 秋天的野外长满了荆棘和野草,下面有一朵孤独的幽兰花。 春天的时候花朵盛开,充满生机,而现在却已经凋零枯萎。 九月的寒霜覆盖大地,萧瑟凄凉如同干枯的莎草。 但是只要本源还在,那些细小的植物又怎能阻挡我回归自然的步伐呢? 赏析:
王冕的《寓意十首次敬助韵·其一》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之美的诗歌。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 第一行:元代的诗人王冕,他的诗作中充满了豪放之情。 - 第二行:他忘却了世间的一切,只是高枕无忧地睡去。 - 第三行:陶渊明被誉为辟世之士,他的素琴不张弦,表达了他对世俗的超脱和淡泊。 - 第四行:古代的人们各有自己的适应之道,而当今的风气却让人感到厌恶。 - 第五行:所以像武陵人一样
【注释】亭皋:水边的高地。嗈嗈:雁鸣声,形容雁飞时发出的叫声。弱质:指人的身体。自贵:自己以己为贵。却怨秋风早:却抱怨秋风来得过早。嗈嗈:雁鸣声,形容雁飞行时的声响。鹿皮翁:典出汉·刘向《新序·杂事》,指春秋时期鲁国隐士柳下惠的字号,他死后被人们称为“柳下惠先生”。忘言对芳草:意谓与隐士共饮高谈,忘却言语。 【赏析】这首诗写于诗人贬谪江陵期间,借景抒怀。首句写白露时节,秋意渐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