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
曹云西画山水图 前年常见云西画,今年始识云西翁。文章惊世世所重,笔力到老老更工。 流水涓涓石凿凿,一啸长才风雨作。岂云笔底有江山?自是胸中蕴丘壑。 昨日亭东白云起,怅望吴松满江水。安得先生乘兴来?写我江南雪千里。 译文 曹云西的山水画前两年我常见到他的画作,直到今年我才真正认识他是一位杰出的画家。他的文章震撼世人,世人都十分看重他。他的笔法虽然到了老年却更加精妙。 清澈的溪流和坚固的山石
读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自传之精神风貌 1. 渊明千载士,志节尚苦清 - 描述陶渊明为千年难遇之士,其高尚的人格和坚定的志向令人钦佩。 - 突出陶渊明纯洁无暇的人格魅力,展现了其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2. 奈为五斗米,受彼县令名 - 表达陶渊明因生活所迫而屈从于世俗名利的压力和诱惑。 - 揭示了陶渊明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矛盾心态,以及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抉择。 3. 束带见督邮,颇亦用下情 -
诗句:先生读书不闭户,坐阅鸿蒙窥太古。衣冠潇洒武前修,礼乐从容出东鲁。 译文:先生读书不闭门,静坐在书房里,观察宇宙的初始,领略远古的智慧。穿着整齐的衣帽,风度翩翩,就像古代的名士一样,在东鲁地区从容地生活和创作。 注释:鸿蒙:指天地初开的自然状态,古人认为世界是由盘古氏开辟的。衣冠:指的是衣服和帽子。潇洒:形容人的姿态优美、举止大方。武前修:是指像古代武士那样修身养性。礼乐:是指礼仪和音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掌握。此题要求考生对“鸲鹆谣”进行逐句的翻译,然后根据诗歌大意进行赏析。考生在回答时要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和句子的意思来进行分析。如:“妖氛扇幽邃,幻惑成至欢。”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妖邪之气蔓延深远,迷惑人心而让人感到快乐。其中“扇”、“幽邃”、“至欢”是关键提示语;再如:“风俗陡衰毁,教化委荆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风俗突然败坏,教化被遗弃在荆地。其中“陡”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王冕诗词艺术与人生哲学探讨 王冕,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以画竹著称,其诗作《寓意十首次敬助韵》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在这首诗中,王冕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隐喻,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通过对其诗作的逐句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王冕的思想情感及其艺术成就。 诗句释义与分析 第一句“圣贤不浪出”:这里“圣贤”指的是具有高尚道德和智慧的人
诗句:皎皎华表鹤,古质清且闲。 译文:高耸的华表上,有一只古老的仙鹤,它的品质清高而悠闲自在。 注释:华表,古代用来装饰宫殿、楼观的木柱或石柱,上面雕刻着龙或凤凰等图案,表示威严和尊严。宰宰,即“宰官”的意思,这里指的是王冕自己或者他所代表的人物。皎皎,明亮的样子。 赏析:这首诗是王冕在《琴鹤二诗送贾治安同知》中的一首,通过描绘华表上的仙鹤,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向往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寒风飒大野,行子行河梁。” 解释: 寒冷的风吹过广阔的田野,旅人踏上了通往桥梁的道路。 译文: 凛冽的寒风扫过大地,行者踏上前往桥头的路途。 第二句:“执手不忍弃,迟迟复遑遑。” 解释: 在分别时紧握对方的手,依依不舍;心中焦急又难以决断。 译文: 紧紧握着朋友的手不愿放手,心中犹豫不决又急切不安。 第三句:“朋友会面难,慷慨热中肠。” 解释:
【赏析】 《寓意》,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此诗以“十首次敬助韵”为题,意在说明有才德的人应该多行善事,广施恩惠。诗中通过比喻、象征的手法,描绘了各种人物形象,并寄寓自己的理想。 首联:“蛮触杂奔竞”,指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争斗与竞争。“蝇蚋纷争喧”,则是指一些蝇蚊小虫在争吵声中飞来飞去,扰攘不安。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生动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混乱局面的不满和忧虑。 颔联:“鸾凤巢枳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按照古诗的押韵规则,应该遵循“下平五歌”或“去声二十一个”韵部。 诗句释义: - 飘飘青琐郎,翩翩夹绮衣:描述了男子的衣着和风采。青琐郎,青色的门帘。翩翩夹绮衣,穿着华丽的衣服。 - 媚媚红楼春,昏昏不知归:形容女子的娇媚和春意盎然的景象。红楼春,春天的红楼,指繁华的都市或者富贵人家。昏昏不知归,迷茫地不知道回家的路。 - 朝睹绿发润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后地生虚雷,天惊漏秋雨。 女娲死已久,此罅谁为补? 纷纷读书儿,碌碌无可数。 古人今人心,今人不如古。 注释: -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指这首诗是第十次以“敬助韵”的形式创作的作品。 - 后地生虚雷:指天空中出现了像虚雷一样的云彩。 - 天惊漏秋雨:形容天空中的云彩仿佛能引起人们的惊恐和担心,就如同秋天的暴雨一般。 - 女娲死已久:指女娲(传说中的神,负责补天)已经死去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