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
诗句释义: 1. 寒风萧萧月入户,渺渺云飞水仙府。 - 解释:寒风中月亮透过门缝悄悄进入,仿佛云朵在空中舞动,带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 - 关键词:寒风、萧萧、月、入户、渺渺、云、飞、水仙府 - 赏析:开篇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夜晚景象,通过“寒风”、“月”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了一种冷清、清冽的氛围。同时,“渺渺”一词的使用,又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空灵与神秘感,让人不禁想象着那如仙境一般的“水仙府”。
【注释】君:对人尊称。鉴貌(jiàn mào)但鉴影:只照镜子。写貌:描写人的外貌。肖:相似。霍光:西汉名将,辅佐汉宣帝刘询。邓禹:东汉初年名臣,辅佐光武帝刘秀。严陵:山名,在今浙江桐庐县南。魏野:北宋道士。山林:指隐居之地。功名道德:成就功业,树立德行。肖貌传至今:像貌被人们传颂至今。固知写貌易心难:当然知道,描写人的外貌容易,刻画人的内心却难。易:容易。状之妍丑笔可得:描画美丑的笔触可以得到
《葛仙翁移家图》是元代诗人王冕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位名叫葛仙翁的人物。下面将逐句解释该诗: 1. 青山无云白日迟:青山之上,天空晴朗,白云悠悠,日光洒满大地。这里的“无云”可能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境界。 2. 仙翁移家何所之?:葛仙翁决定搬家,但不知道要去哪里好。这句表达了对未知的探索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3. 或以丹砂到勾漏:有的人带着丹砂来到勾漏,可能是为了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
诗词原文 棠梨白练图芙蓉香冷箫声杳,月淡烟清楚宫晓。 仙禽不语雪衣轻,相逢却恨秋风早。 土花翠浅霜露蒙,山梨小结丹砂红。 玉人醉倒不知处,梦回故苑朝云浓。 译文 芙蓉花开香气冷清,箫声渺茫难以捉摸;月光淡薄烟雾朦胧,早晨在宫中漫步。 仙鸟无声地轻盈舞动,雪花轻轻覆盖其衣;相遇时又恨秋天来得太快。 土花翠绿而颜色浅淡,被霜露覆盖;山梨花结小而红色。 美女醉倒不知何处,梦中回到那旧日的宫廷
秋山图 前年放船九江口,秋风猎猎吹蒲柳。 买鱼沽酒待月明,不知江上青山走。 三更吹笛欲唤人,漙漙白露侵衣巾。 故乡遥遥书断绝,空见过雁如飞云。 去年却下七里滩,秋水满江秋月寒。 子陵先生钓鱼处,荒台直起青云端。 先生不受汉廷官,自与山水相盘桓。 至今高节敦廉顽,清风凛凛谁能攀。 泊舟登岸行复止,小径分岐通草市。 石林掩映树青红,正与今年画相似。 茅庐半住林木里,白狗黄鸡小如蚁。 翁媪无言童稚闲
注释:等到雪停晴了,道路上的冰已经布满,于是骑着驴子一同寻找写诗的灵感。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秋日寻幽访胜,与友人相邀赏雪的情景。首句写雪霁后的景象,点明寻诗的时间和地点,次句写诗人骑驴出游,表现了他与友人的友谊。三、四两句写诗人在雪中赏景,与友人一起吟诗作乐,抒发自己的情怀。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清新隽永,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趣
诗句原文: 牧儿小职奚以为,力耕得暇则放之。 译文注释: 这首诗是王冕所作《四牧图戴嵩画》,描述了牧童的悠闲生活。“牧儿小职奚以为”表达了作者对牧童身份的质疑,认为他们不应被轻视。“力耕得暇则放之”则描绘了牧童在农忙之余享受休闲时光的情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民劳动的忽视和轻视,通过赞美牧童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关爱。同时
夏节士 夏侯先生天下士,风流倜傥忠义俱。 平生勋业能自知,腹内更有非常书。 浪游不废灯火读,骑马儿郎空碌碌。 王门讲道三十年,坐使穷荒移国俗。 浮云蔽日客梦单,勇锐欲食奸臣肝。 径持白事上天子,不顾宰相与乃官。 沈冤昭雪清四海,旧时枝叶生光彩。 至今长安诸小儿,拍手为之歌慷慨。 归来弗受大官名,五湖一叶扁舟轻。 丹青徒写苏子卿,黄花自友陶渊明。 老我论交苦不早,意气相期且倾倒。 读公佳传诵公诗
《秋怀十二首》是明代诗人陆深创作的一组诗,共十首。每首都以“秋怀”为题,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光逝去的无奈。下面将逐一分析这首诗: 1. 第一首诗:庭前碧梧树,上有幽栖禽。养成五彩雏,鸣动黄钟音。拟之箫韶间,叶彼圣贤心。夫何失其所,委置荆杞林? - 注释:庭前的碧绿梧桐树上,有一群幽居的鸟儿。它们养育着五彩斑斓的小鸟,它们的叫声清脆悦耳。这些鸟儿的叫声
【注释】 猗(yī) 猗:美好的样子。 绿绮(qǐ) 古琴名,以“绿绮”代指此琴。 中秘(zhòng mì) 内府,古代帝王收藏图书的宫室。这里指皇帝的藏书。云和音,即云和之乐,相传黄帝使伶伦造律吕,取云母、萧、竹为宫,命伶伦吹之,得黄钟之律,因以“云和”。后用“云和”泛指高雅的音乐。 动鸣玉,《汉书·武帝纪》:“上(汉武帝)乃作十九章之歌。”颜师古注:“玉磬也。” 锵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