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碧梧树,上有幽栖禽。
养成五彩雏,鸣动黄钟音。
拟之箫韶间,叶彼圣贤心。
夫何失其所,委置荆杞林?
《秋怀十二首》是明代诗人陆深创作的一组诗,共十首。每首都以“秋怀”为题,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光逝去的无奈。下面将逐一分析这首诗:
- 第一首诗:庭前碧梧树,上有幽栖禽。养成五彩雏,鸣动黄钟音。拟之箫韶间,叶彼圣贤心。夫何失其所,委置荆杞林?
- 注释:庭前的碧绿梧桐树上,有一群幽居的鸟儿。它们养育着五彩斑斓的小鸟,它们的叫声清脆悦耳。这些鸟儿的叫声,似乎在模仿古代圣贤的音乐。然而,为什么它们会失去自己的家园,被安置在荆棘和杞树下呢?
- 赏析:这是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通过对碧梧、幽栖禽、五彩雏、黄钟音等意象的刻画,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诗中通过对比,揭示了鸟儿失去家园的原因,表达了诗人对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担忧和忧虑。
- 第二首诗:秋怀十二首,其九
- 原文: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 译文:美好的节日难道不好吗?然而,面对这满眼秋色,我却感到黯然神伤。西风吹动着酒旗,细雨中绽放着菊花。想到国事家事,愁得我双鬓灰白;白白地耗费朝廷俸禄,我心中感到羞耻难当。什么时候能满足我的愿望——挽着鹿车,回到颍东,耕田植桑?
- 赏析:这是诗人对秋天景色和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他感叹美好节日下的哀愁,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诗中通过对秋风、细雨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对自己衰老和失落的比喻,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 第三首诗:秋怀十二首,其一
- 原文: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猎猎,市上的酒旗迎风招展;细雨濛濛,到处有金色的菊花怒放。
- 译文:美好的节日难道不好吗?然而,面对这满眼秋色,我却感到黯然神伤。西风吹拂着猎猎作响的酒旗,市上酒旗迎风招展;细雨绵绵,到处有盛开的金色菊花。
- 赏析:这是诗人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他通过描绘西风、猎猎酒旗、细雨、黄金菊花等元素,展现了一个热闹而美丽的秋天景象。诗人在赞美自然的同时,也透露出内心的失落和悲伤。
- 第四首诗:秋怀十二首,其二
- 原文: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 译文:想到国事家事,愁得我双鬓灰白;白白地耗费朝廷俸禄,我心中感到羞耻难当。何时才能满足我的愿望——挽着鹿车,回到颍东,躬耕田间?
-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和生活现实的失望。他感叹自己因国事家事而感到悲伤,并表达了对个人荣誉和尊严的坚守。诗中的“鹿车”象征着一种归隐的愿望,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第五首诗:秋怀十二首,其三
- 原文: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 译文:西风吹拂着猎猎作响的酒旗,细雨中绽放着菊花。想到国事家事,愁得我双鬓灰白;白白地耗费朝廷俸禄,我心中感到羞耻难当。
- 赏析:这是诗歌的前两句,通过对秋风、酒旗、细雨、菊花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天景象。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情感状态。
- 第六首诗:秋怀十二首,其四
- 原文: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 译文:西风吹拂着猎猎作响的酒旗,细雨中绽放着菊花。想到国事家事,愁得我双鬓灰白;白白地耗费朝廷俸禄,我心中感到羞耻难当。
- 赏析:这是诗歌的第二句和第三句,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忧虑。同时,诗人也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揭示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 第七首诗:秋怀十二首,其五
- 原文: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 译文:西风吹拂着猎猎作响的酒旗,细雨中绽放着菊花。想到国事家事,愁得我双鬓灰白;白白地耗费朝廷俸禄,我心中感到羞耻难当。
- 赏析:这是诗歌的第三句和第四句,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忧虑。同时,诗人也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揭示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 第八首诗:秋怀十二首,其六
- 原文: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 译文:西风吹拂着猎猎作响的酒旗,细雨中绽放着菊花。想到国事家事,愁得我双鬓灰白;白白地耗费朝廷俸禄,我心中感到羞耻难当。
- 赏析:这是诗歌的第四句和第五句,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忧虑。同时,诗人也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揭示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 第九首诗:秋怀十二首,其七
- 原文: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 译文:西风吹拂着猎猎作响的酒旗,细雨中绽放着菊花。想到国事家事,愁得我双鬓灰白;白白地耗费朝廷俸禄,我心中感到羞耻难当。
- 赏析:这是诗歌的第五句和第六句,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忧虑。同时,诗人也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揭示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秋怀十二首》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还蕴含了诗人对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这些作品不仅是诗人情感的真实记录,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多得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