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待雪晴冰满路,骑驴相逐寻诗去。
注释:等到雪停晴了,道路上的冰已经布满,于是骑着驴子一同寻找写诗的灵感。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秋日寻幽访胜,与友人相邀赏雪的情景。首句写雪霁后的景象,点明寻诗的时间和地点,次句写诗人骑驴出游,表现了他与友人的友谊。三、四两句写诗人在雪中赏景,与友人一起吟诗作乐,抒发自己的情怀。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清新隽永,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趣。
直待雪晴冰满路,骑驴相逐寻诗去。
注释:等到雪停晴了,道路上的冰已经布满,于是骑着驴子一同寻找写诗的灵感。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秋日寻幽访胜,与友人相邀赏雪的情景。首句写雪霁后的景象,点明寻诗的时间和地点,次句写诗人骑驴出游,表现了他与友人的友谊。三、四两句写诗人在雪中赏景,与友人一起吟诗作乐,抒发自己的情怀。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清新隽永,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趣。
【赏析】 此诗作于天顺八年(1464),当时作者在南京国子监教授。全诗四十八句,前八句写仁政之盛;中间十句写风俗之美;后二十八句写礼乐之兴,最后六句点明“仁风”即仁政。全诗以“仁”字贯串始终,语言质朴,感情真挚。 首联写仁政普被天下,圣道如日月般光明无二。 颔联说仁政像滋润万物的雨露一样普降人间,使人民享受太平盛世。 颈联写虽然夷陵地处边远,但有贤王治理,百姓安居乐业,并不感到偏僻。
山中作寄城中诸友 山深无行踪,蹊路土华长。 白云忽飞来,令人起遐想。 松间微风奏,石罅幽泉响。 坐久怀抱空,悠然会清赏。 在山虽无荣,出山有何好? 清流混潢污,远志成小草。 松柏本贞固,蒲柳易枯槁。 扰扰路旁儿,知止不如鸟。 白云开林峦,黑雾漫城郭。 出门道路违,蠢蠢都不觉。 游蚁上枯槎,归鸟隐丛薄。 寄语远行人,莫待风雨恶。 注释: - 山深无行踪,蹊路土华长。 -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全诗共八十二句,每四句成一韵,共分为三组。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注释详细解释了每句的含义和背景。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自崔镇至济州人情风俗可叹三十韵 天阙星河近,关山道路长。 断云依野树,归鸟傍斜阳。 吊古添惆怅,伤时重慨慷。 艰难衣带缓,辛苦鬓毛苍。 昨日辞崔镇,今晨过回梁。 躲船荦愁确,打牵畏汪洋。 舟子招呼急,商人问信忙。 新州山顶上,沛县水中央。
这首诗是杜甫在济州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当地风俗人情的深深感慨。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密雪团花大,飞冰就木僵。 注释:大雪纷飞,如同花朵般密集,大地一片白茫茫;树木因积雪太重而倒下。形容冬季的寒冷景象和人们的艰辛生活。 2. 垂情徒郁郁,极目转茫茫。 注释:满怀忧思,心情沉重;放眼望去,视线变得迷茫不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外界环境的迷茫。 3. 圣主春秋盛,贤臣事业张。 注释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通晓诗歌大意,抓住关键信息,然后结合题目的提示要求作答。 “巢父诚辟世”,巢父是尧舜禹三代时期的隐士。他隐居山中,不与世俗往来,过着清静的生活。“许由真隐沦”,许由即许由子,相传为上古贤人。相传尧要把天下让给他,他不受;尧又要把天下禅给善卷和接舆,他们也不肯接受。后隐于箕山之下,农耕而食,被后人尊为高士。“势利既已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全诗共四十二句,按照顺序依次为:我行冀州路,默想古帝都。 水土或匪昔,《禹贡》书亦殊。 城郭类村坞,雨雪苦载涂。 丛薄聚冻禽,狐狸啸枯株。 寒云着我巾,寒风裂我襦。 盱衡一吐气,冻凌满髭须。 程程望烟火,道旁少人居。 小米无得买,浊醪无得酤。 土房桑树根,仿佛似酒垆。 徘徊问野老,可否借我厨。 野老欣笑迎,近前挽我裾。 热水温我手,火炕暖我躯。 叮咛勿洗面,洗面破皮肤。
诗句翻译: 1. 我一生命运多舛,常年奔波劳碌。 2. 风霜苦寒侵凌,怎能不白头? 3. 前几天还是东阿城,如今却成了鸡狗窝。 4. 今朝来到枣强县,步步追随人后行。 5. 凄凉无人知我情,辛苦只自承受。 6. 解冻时烧草木枯,屏住寒冷买酒喝。 7. 驱使仆人问前程,借锅煮饭借刁斗。 8. 别说美酒滋味好,只管好好品尝。 9. 油腻腻的东西无法去,面目显得更加厚。 10. 经过村子过小道
这首诗的原文是唐代李白的《心远轩》。下面是对每个诗句的翻译,以及相应的注释和赏析。 1. 渊明赋归去,寓意在田园。 - 渊明:指陶渊明,中国东晋时期的诗人和哲学家。 - 赋归去:即表达归隐的愿望。 - 寓意在田园:比喻隐居的生活就像诗中的田园生活一样理想、宁静。 2. 结庐杂人境,喜无车马喧。 - 结庐:搭建房屋,隐居的意思。 - 杂人境:混杂于人间。 - 无车马喧
【注释】 杂吟三首:即《杂诗》三首。杂诗:指不分类的七言古诗。 出门(出门在外):离家远行。 好山色:美丽的景色。 况值风日暄:碰上了晴朗温暖的日子。 依依杨柳庄:柳树依依,像庄户人家一样。 郁郁桑柘村:茂密的桑树、柘树环绕,像村庄一样。 蹊路(xīlù)曲:小路曲曲折折。 如在故林园:好像回到了自己的树林和园林中。 白烟横远屿:白色的烟雾笼罩着远处的小岛。 红花粲晴原
秋山图 前年放船九江口,秋风猎猎吹蒲柳。 买鱼沽酒待月明,不知江上青山走。 三更吹笛欲唤人,漙漙白露侵衣巾。 故乡遥遥书断绝,空见过雁如飞云。 去年却下七里滩,秋水满江秋月寒。 子陵先生钓鱼处,荒台直起青云端。 先生不受汉廷官,自与山水相盘桓。 至今高节敦廉顽,清风凛凛谁能攀。 泊舟登岸行复止,小径分岐通草市。 石林掩映树青红,正与今年画相似。 茅庐半住林木里,白狗黄鸡小如蚁。 翁媪无言童稚闲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技巧和语言风格的综合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关键词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然后,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学鉴赏方法,如从题材、体裁、手法、语言等方面展开分析作答。 “高昌野人见几早,发须不待秋风老”,意思是:高昌的野人见到秋天就早早地换上了冬衣,他的黑发胡须也无须等到秋风的吹拂就已变白。这里以野人的白发暗示了季节的变迁
诗词原文 棠梨白练图芙蓉香冷箫声杳,月淡烟清楚宫晓。 仙禽不语雪衣轻,相逢却恨秋风早。 土花翠浅霜露蒙,山梨小结丹砂红。 玉人醉倒不知处,梦回故苑朝云浓。 译文 芙蓉花开香气冷清,箫声渺茫难以捉摸;月光淡薄烟雾朦胧,早晨在宫中漫步。 仙鸟无声地轻盈舞动,雪花轻轻覆盖其衣;相遇时又恨秋天来得太快。 土花翠绿而颜色浅淡,被霜露覆盖;山梨花结小而红色。 美女醉倒不知何处,梦中回到那旧日的宫廷
【注释】: 长松撼空风怒号,门前大水推断桥。——松树摇动着天空,大风呼啸着。 山中坐雨六十日,不知野草如人高。——在山中被雨水淋着六十天了,不知道那些野草有多高。 今晨出门天气好,眨眼忽惊春事老。——今天早晨出去看,却觉得春天已经过完了。 杨花散作雪满溪,送客俄然动怀抱。——杨花飘散成大雪,满溪的流水好像下雪一样。 金陵六朝古帝都,古时风景今何如?——金陵是六朝古都,现在的景色跟古代比如何呢?
松雪画马图 玉堂学士金闱彦,磊落襟怀书万卷。等闲貌出天马驹,鬃鬣萧梢气雄健。蹄如削玉耳削筒,目光炯炯磨青铜。五花连钱云影动,喷沫一啸生长风。我昔曾上桑干岭,带甲骑来霜月冷。只今潦倒岩谷间,展卷令人动深省。 注释:玉堂学士:指翰林学士,官名,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金闱:指考场。磊落:形容胸怀开阔、坦荡无邪。书万卷:形容学问广博。貌:外貌特征。萧梢:形容雄健的样子。蹄如削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山渔隐图的美景,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将山水之间的自然景观与渔人的生活融为一体。下面逐句解释: 1. 隔江青山青欲流,江云洗尽江风秋。(注释:隔着江的青山像青色的水流一样连绵不断,江上的白云洗净了整个秋天的江风。) 2. 幽人小艇江上游,碧波万顷无白鸥。(注释:隐士乘坐的小舟在江面上飘浮,碧波荡漾,没有一只白色的鸥鸟。) 3. 我知幽人爱潇洒,岂是机危鸥不下?(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