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地生虚雷,天惊漏秋雨。
女娲死已久,此罅谁为补?
纷纷读书儿,碌碌无可数。
古人今人心,今人不如古。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后地生虚雷,天惊漏秋雨。

女娲死已久,此罅谁为补?

纷纷读书儿,碌碌无可数。

古人今人心,今人不如古。

注释:

  •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指这首诗是第十次以“敬助韵”的形式创作的作品。
  • 后地生虚雷:指天空中出现了像虚雷一样的云彩。
  • 天惊漏秋雨:形容天空中的云彩仿佛能引起人们的惊恐和担心,就如同秋天的暴雨一般。
  • 女娲死已久:指女娲(传说中的神,负责补天)已经死去很久了。
  • 此罅谁为补?:指这个裂缝是谁来修补的呢?这里的“罅”是指裂缝或者漏洞。
  • 纷纷读书儿:指一群群勤奋学习的学生。
  • 碌碌无可数:形容这群勤奋学习的学生数量众多,难以计数。
  • 今人和古人:指现在的人和过去的人比较。
  • 今人不如古:指现在的人比不上古人。

赏析:
这首诗以天空中出现的像虚雷一样的云彩为引子,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然后诗人通过提问“女娲死已久,此罅谁为补?”表达了对于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接下来,诗人转向现实,描写了一群勤奋学习的学生,以及他们与古人相比,似乎缺乏了某种品质或能力的评价。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人性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