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
《遣兴二首》 第一首:凿井思所汲,耕田期有秋。人生岂无志?每为饮食谋。 - 注释:在这首诗中,“凿井”象征着深挖自己的潜力,寻找真正的自我和目标。“思所汲”暗示了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耕田”则代表了辛勤工作和付出。“期有秋”表明期待收获和成就。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与实际行动结合的向往,以及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坚定信念。 第二首:纷纷路傍儿,傥荡思公侯。风云一转折,事业不可筹
梅花拥林屋,潇洒极静深。 清风散余香,皓月登虚阴。 中有学古人,坐窥天地心。 神机一感动,妙化不可寻。 持诚问先民,羲皇有馀音。 译文: 梅花在林间高耸,姿态潇洒极为安静深邃。 清风吹过带来花香,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天空的阴影。 其中有学习古贤的人,静静地坐着思考和领悟。 他的精神受到触动,创造出无法捉摸的美妙变化。 他坚守诚实去向祖先请教,羲皇的智慧仍然回响在他的心中。 注释: 1.
注释: 1 梅花出修竹,照影清溪深。——梅花长在竹子旁边,映照着清澈的溪水。 2. 微风散寒香,上有幽栖禽。——微风吹过,散发出梅花的清香,上面栖息着幽静的鸟儿。 3. 扁舟载我来,春色不用寻。——小船载着我来了,春天的景色已经足够美好。 4. 驱童贳村酒,老瓦随意斟。——我让童子去买村中的酒,随意倒满了酒杯。 5. 兴酣岸乌巾,大啸唤老林。——兴致高昂时,我在岸边挥动黑色头巾,大声呼唤着老树林
【注释】: 遣兴二首:指作者因感世情而作诗抒发感慨之作。 种禾莫存莠,种树莫引萝。 莠(yǒu):野草。萝:藤蔓植物。 引萝苦其树,存莠伤其禾。 苦:损害。存:留着。 营营百年内,变灭成几何? 营营:奔波忙碌的样子。 变灭:衰亡、灭亡。 可信一寸水,能起万丈波。 信:任凭。万丈:形容波大。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因感世情而作诗抒发感慨之作。 首联写种禾和种树要区别对待的道理
解析与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感怀 - 松柏引藤萝,反被藤萝绕。 - 刬草养禾苗,禾苗不如草。 - 物情有更变,世事何足道? - 君子小人交,岂能长永好? - 云游本无定,潦水空浩渺。 - 消涸固有时,畴能见机早? - 春风泛红绿,造化太奇巧。 - 昨朝杨柳花,今日浮萍草。 - 学佛不成佛,求仙岂能仙? - 人生因有贪,所以不自然。 - 秦皇既已矣,梁武亦可怜。 - 何如饭牛翁
蚕作茧 老蚕欲作茧,吐丝净娟娟。 周密已变化,去取随人便。 有为机中练,有为琴上弦。 弦以和音律,练以事寒喧。 其功不为小,其用己为偏? 作诗寄蚕姑,辛苦匪徒然。 译文: 老蚕准备吐丝做茧,吐出的丝线非常细腻洁白。 蚕的身体已经发生变化,吐丝时的选择由自己决定。 有的成为养蚕人的丝线,有的成为琴弦上的丝线。 用丝线来调和音律,用丝线来做寒日中的装饰。 它的功劳不算小,它的作用却有些片面。
山中 雨过百溜鸣,云消众山出。鸟啼松径深,来往无车辙。 幽居少人事,足以养吾拙。读书故无用,徒然较优劣。 辟世岂云迂?自与桃源别。 注释: - 百溜:指众多小溪。 - 云消众山出:云雾散去后,群山显露出来。 - 鸟啼松径深:鸟儿在松林中的小路上啼叫着,声音悠扬。 - 往来无车辙:没有车辆经过的痕迹。 - 幽居:隐居的生活。 - 足以:足够。 - 养吾拙:培养自己的拙劣之处。 - 读书故无用
注释: 1. 偶书:偶然写下的诗。 2. 好风雨:形容春雨细密而有力。 3. 湿云四边驰:形容春雨下得很大,把乌云都赶散了。 4. 落花烂作土:指雨水将落花冲刷成泥土。 5. 潦水积成池:意思是积水汇流,形成池塘。 6. 疲民在涂炭:形容百姓们生活困苦,犹如陷入深泥中和火坑之中。 7. 朝暮苦啼饥:意思是人们早晚都在为饥饿而苦恼。 8. 况兼时气乖:何况今年气候异常。 9. 好肉生疮痍
注释: 1. 今朝:今天,今天。 2. 风日好:天气晴朗。 3. 堂前萱草花:堂前长满了萱草花。萱草花是一种象征,代表母亲。 4. 持杯为母寿:拿着酒杯祝愿母亲长寿。 5. 所喜无喧哗:我很高兴没有喧闹。 6. 东邻已藤蔓:东边的邻居已经长满了藤蔓。 7. 西邻但桑麻:西边的邻居只有桑树和麦子。 8. 侧闻义士招,我辈鬓已华:侧面听说有义士正在招募,我们的鬓发已经斑白了。 9. 世事既如此
【注】“悠然”二句:指诗人与友人在悠然阁中畅谈,忘却了世俗的烦扰。 【赏析】此诗为作者在隐居山居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的热爱之情。首联描绘了高阁中的宁静景象;颔联描写了窗外景色的美好;颈联写出了风声入林的景象;尾联抒发了与友相聚的喜悦心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生乐趣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