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百溜鸣,云消众山出。鸟啼松径深,来往无车辙。
幽居少人事,足以养吾拙。读书故无用,徒然较优劣。
辟世岂云迂?自与桃源别。
山中
雨过百溜鸣,云消众山出。鸟啼松径深,来往无车辙。
幽居少人事,足以养吾拙。读书故无用,徒然较优劣。
辟世岂云迂?自与桃源别。
注释:
- 百溜:指众多小溪。
- 云消众山出:云雾散去后,群山显露出来。
- 鸟啼松径深:鸟儿在松林中的小路上啼叫着,声音悠扬。
- 往来无车辙:没有车辆经过的痕迹。
- 幽居:隐居的生活。
- 足以:足够。
- 养吾拙:培养自己的拙劣之处。
- 读书故无用:学习是为了无用的。
- 辟世:避世,远离尘世。
- 桃源别: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与世人不同,自成一家”相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山中生活画面。首联描绘了雨后山谷的景象,百溜潺潺,云雾缭绕,众山显露;颔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通过鸟啼和松径的声音,表现了山中生活的平静与宁谧;颈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自在与满足,认为这种生活足以培养自己的拙劣之处;尾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世界的淡泊之情,认为读书只是为了修养心性,而非追求名利。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