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
【注释】: ①愁重:愁思重重。 ②慷慨(kǎn gǔ):豪迈、悲壮的样子。③余思:未了之情。④可人:令人喜爱之人。⑤时危:指天下动乱,形势危急。⑥黄公:即《史记·刺客列传》中的人物荆轲。 【赏析】: 此诗为诗人感时抒怀之作,借古讽今,抒发对国事的忧虑和个人身世之感。全诗以“愁”贯串全篇,首联点题,直抒胸臆;颔联承上启下,由忧国而及忧身,又因忧身而生愁;颈联承颔联之意,由国家之忧而及个人之难
次申屠子迪韵四首 白发干戈际,青山黯霭中。沙虫联五马,蹠卯袭三公。东海波涛黑,中原草树红。萧条岩谷底,谁信有春风? 注释: - 白发干戈际:形容战争时期,人们满头白发。 - 青山黯霭中:描述青山在雾气中显得朦胧暗淡。 - 沙虫联五马:用沙虫和五马作比喻,表达某种紧密联系或关联。 - 蹠卯袭三公:跖卯指的是古代的官吏或官员,三公是指古代的最高官职,这里可能指代官场或权力斗争。 -
注释: - 门径萧条勘:门前的道路萧条,需要仔细勘察。 - 相知得往来:因为彼此相知,所以可以自由地往来。 - 人方恋升斗:人们正忙于追逐升官发财。 - 我独抚尊罍:而我独自在饮酒欣赏。 - 故国秋风惨:我怀念的故乡,秋天的风声让人心生伤感。 - 荒城暮雨开:荒凉的城郭里,黄昏的雨渐渐停歇。 - 闲中多乐意:在闲适中,心情愉悦。 - 不在最深杯:不在于酒杯最深处,而是在于内心的满足。 赏析:
【注释】 平无:指陶渊明,字元亮。 难与:难以相与。 委:放弃。 白纻:一种乐器。 塞口、娥眉:形容烟和月的形状。塞口,指烟如被堵塞的口,因烟浓,故云“塞口”。娥眉,指月如蛾眉,因月弯如蛾眉,故云“娥眉”。 天涯客:远离家乡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作者在这首诗中对好友陶渊明的才华和高尚品质表示了深深的敬意。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写陶潜饮酒量小,难以与醉乡期会
【注释】东南:指江南。岩壑窅(yǎo):深幽的山壑。游子:旅居他乡的人。何之:何处去,即“何之问”。野鸟:野鸭、鹌鹑等鸟。惊飞:受惊而飞。疾:快速。溪船:在溪水中行驶的小舟。逆上迟:顺流而下慢行。须:必须。对景:面对风景。题诗:写诗。王谢:指南朝时的望族王家和谢家。经行处:经过的地方。萧条:荒凉冷落,形容荒凉冷清。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漫游江南时所见到的景物,并抒发自己的感慨。 首句起兴
``` 林下见清真,草衣如野人。 开花冰雪里,岂是不知春? 注释:在树林下面发现了纯洁的真性,穿着朴素的草衣就像一位乡村人。虽然梅花在冰雪之中绽放,但是它却不是不懂得春天的到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雪后林中找到一株洁白无瑕的梅花,它生长在寒冷的冰雪之中,但却展现出了坚韧的生命力和纯净的美。诗中的“清真”二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纯洁无瑕、高洁脱俗品质的赞美
《梅花十五首·其二》的诗句和译文如下: 诗句: 十月霜风寒,山木俱摧折。 译文: 十月的时候,霜风凛冽,整个山林都显得凋零枯萎。 关键词注释: 1. 十月 - 表示季节是秋季。 2. 霜风 - 指寒气逼人的风。 3. 山木 - 指山林中的树木。 4. 摧折 - 被摧毁或折断。 5. 冰玉姿 - 形容梅花洁白如玉,清冷高雅的姿态。 6. 照影 - 影子映在水面或其他地方。 7. 清溪月 -
墨萱图 · 其一: - 诗句释义: 1.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 "灿灿萱草花":形容萱草花开得灿烂夺目,如同璀璨的宝石一般。 - "罗生":古代指男子结发为誓,此处可能比喻萱草繁茂如罗网。 - "北堂下":指的是北方的厅堂中,通常指家庭或家族的住所。 2.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 "南风":温暖的南风,象征母爱的温暖和关怀。 - "其心":指萱草的心
墨萱图 · 其二 萱草生在北堂,颜色鲜且好。 对之有馀饮,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注释 1. 萱草: 是一种植物,古人常用来象征母亲或亲情。 2. 北堂: 北方的客厅,古代文人常在这里品茗赏花,此处借以指代家。 3. 颜色鲜且好: 描述萱草色彩鲜艳、生机盎然。 4. 对之有馀饮: 面对这样美丽的花卉,不禁多喝了几杯。 5.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 - 墨梅:以墨梅为题,赞美梅花的清香。 - 洗砚池头树:洗砚池,即磨墨用的水池,位于书房中。池头,即池边。树木在池边生长。形容梅花与书香环境相融合。 - 朵朵:形容梅花盛开的样子。 - 淡墨痕:用浓墨点染出的梅花图案,显得淡雅。 - 不要人夸:不需要别人夸奖。 - 好颜色:美丽的颜色。 - 只留清气满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