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
注释: 1. 述竹间妇:描述居住在竹林之间的女子。 2. 绿竹映芳渚:绿色的竹子在水边,映出美丽的景色。芳渚是指水中的小洲。 3. 竹里谁家女:竹林中是谁家的女子?谁家的?表示对女子的好奇和赞美。 4. 手攀竹上枝,咄咄时自语:她用手指轻轻抓住竹枝,自言自语。 5. 高楼临通津:高高的楼阁临近河流的交汇处。 6. 朝暮阅行人:早晚都能看到过路的人。 7. 芳颜易老妾未售
【注释】 家传六一:杜甫曾自号“少陵野老”,其诗多写于成都少陵(杜甫的草堂)。六一,即指少陵。有遗风:指杜甫诗风的传承。昭代:指唐王朝。为郎:指在长安担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等职。意独雄:意为志向远大,雄心勃勃。候雁北来:指冬天,候雁飞向北方。新调:即新声。文星:即文昌星,旧时认为主管文章的星宿。此句意为文昌星南度,指诗人被贬南溪。 【译文】 我家杜甫的诗风一直流传,我作为他的后人,继承家学
梅岭,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境内。 百折:形容曲折回环很多。 身入玉门犹是梦:身入,进入。玉门关,汉代西域要冲,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这里是作者自指。梦,比喻梦境。 赏析:此诗作于元朝至正四年(1344)。作者由广东梅州往福建汀州(今长汀),途经梅岭山时所写。前两句写岭上风光:溪流百折绕青山,短发秋风夕照间。后两句写岭上所见景色:身入玉门犹是梦,复从天末出梅关。“百折”二字用得极好
【注释】 矜:自夸、自大;至:极、尽。 豫让:春秋战国间晋国大臣,智勇双全,曾为报知遇之恩刺杀赵襄子。 三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三伏,因天热而得名。 漆身黝:古代一种隐晦的自杀方式,即用漆涂抹身体,使皮肤变得粗糙,以避世隐居。 愚夫:愚昧无知的人。 圣人:指有道的人。 贵至诚:重视真诚无欺的道德。 圣人贵至诚,立法尚平厚:圣人看重的是真诚无欺的道德,制定法律要宽厚公平。尧、舜恭己任其贤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是理解诗句的意思还是赏析诗人的情感。此题的答题模式为:逐句疏通——内容概括——表达技巧分析——主旨思想分析(注意:鉴赏时一定要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注释进行分析)。 本诗首联“乾坤何龊龊,四序代衰雄”,写天地之阔大,四时之更迭,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之情;颔联“古道尽河水,枯木多悲风”写山河虽在,而人事已非
【注释】 1. 度梅岭:指经过梅岭。梅岭位于今广东省大埔县境内,是广东的名山之一。 2. 夹壁:山两边。 3. 层云:层叠的云彩。 4. 五岭分:五岭山脉在南方,把天空一分为二。 5. 讶(yà):惊讶。 6. 海峤(qiáo):大海与高山之间的界线,此处指南方沿海地带的山岭。 7. 十月气氤氲(yīnyún):十一月天气寒冷,草木不发而气蒸腾,故曰“氤氲”。 【赏析】
申太夫人八秩 一阳回泌泽,云物卜先春。 圣善钟中阃,贤才启后人。 授经逾五桂,列彩重三辰。 养至金章贵,恩逢石茆新。 家声振冰雪,世德著丝纶。 但识旗常显,还看机杼陈。 河源分浩荡,岳色起嶙峋。 彤管称尧舜,瑶枢映楚秦。 轻轺陟屺日,寸草倚闾身。 忠孝谁能擅,千秋独颂申。 译文: 在申太夫人八十寿辰之际,我们用诗来表达对她的敬仰之情。她的一生充满了智慧和美德
【注】: 1. 罗浮苍茜傍君偏,忆共观涛十四年:罗浮山的苍翠山麓傍着君家。我们共同观赏过那汹涌的涛声,已经过了十四年了。 2. 莫问盍簪知有日,主恩重奏柏梁篇:《左传·僖公四年》记载:“齐桓公设庭燎(火炬),大飨宾客,召管仲而谓之曰:‘寡人三立三灭(三次建立国家,又三次灭亡),今将欲与子别’;对曰‘君老矣,尚何堪再辱?’”齐桓公说“我将要离开你了,你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诗·周南·卷耳》
赴粤途中述 再渡长江旅梦牵,歌声子夜逐秋舷。 人间苦海波犹沸,天上春风只自偏。 注释: - 赴粤途中述:在前往广东的旅程中,我不禁思念起我的家乡。 - 再渡长江旅梦牵:我又渡过长江回到了我的故乡,但我的思乡之情却更加强烈了。 - 歌声子夜逐秋舷:我在夜晚听到远处传来的歌声,那是来自远方的亲人或朋友在唱歌,他们似乎在追逐着秋天的船只。 - 人间苦海波犹沸:这个世界充满了痛苦和困难
赴粤途中述 倏报南天未息氛,楼船飞鹚渡江濆。 帆头应挂故乡月,陇外不知何处云。 注释: 倏报:突然传来;南天:南方的天空;息氛:平息战乱;楼船:高耸的船;飞鹚(cí):一种水鸟,这里指船;渡江濆:渡过江面;帆头:船帆的顶端;故乡月:故乡的月亮;陇外:指陇山之外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赴粤途中所写,描述了他在南天的战乱中,乘着楼船飞过江面的情景。他看到帆头挂着故乡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