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传六一有遗风,昭代为郎意独雄。
候雁北来新调好,文星南度大江空。

【注释】

家传六一:杜甫曾自号“少陵野老”,其诗多写于成都少陵(杜甫的草堂)。六一,即指少陵。有遗风:指杜甫诗风的传承。昭代:指唐王朝。为郎:指在长安担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等职。意独雄:意为志向远大,雄心勃勃。候雁北来:指冬天,候雁飞向北方。新调:即新声。文星:即文昌星,旧时认为主管文章的星宿。此句意为文昌星南度,指诗人被贬南溪。

【译文】

我家杜甫的诗风一直流传,我作为他的后人,继承家学,立志要有所成就。

我在唐朝做官是意气风发,一心想要建功立业。

候鸟向北飞去,带来了春天的消息,而我此时却只能在江中感叹,文星南渡,我的才情却无处施展。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南溪任上所作,诗题中的“欧廷评”即是他的朋友欧阳询。欧阳询曾任南工部尚书,因此称他为欧廷评。诗中流露出作者对友人迁谪的惋惜之情。全诗以杜甫自称“少陵野老”(杜甫有《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句)开篇,点明自己和杜甫一样都来自世家名门,而杜甫又曾在朝廷为郎官,抱负不凡,所以诗中流露出一种自豪感。然而,杜甫在朝为官期间并不得意,反而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杜甫在离开长安时写下了《曲江二首》:“天秋月又满,秦城云锦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可见他对当时的政治形势十分不满。本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诗人用杜甫自比,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他在诗中写道:“家传六一有遗风,昭代为郎意独雄。”意思是说,我的家族世代相传杜甫的诗歌,继承了他的风格。我作为杜甫的后代,立志要有所成就。“昭代”是指唐王朝。杜甫生活在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那时的唐王朝正是国家强盛、国力雄厚的时代,所以这里说“为郎意独雄”。杜甫一生在政治上屡遭挫折,但他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候雁北来新调好,文星南度大江空。”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候雁北来新调好”,说的是候雁从北方飞回来,带来了春天的消息,而此时我却只能独自在江中感叹,因为文星南渡,我的才华无法施展。这里的“候雁”、“文星”都是比喻自己的才华。“候雁北来新调好”暗含着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与骄傲,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与伤感。“文星南度大江空”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遭遇不幸的关切和同情。

最后两句诗“家传六一有遗风,昭代为郎意独雄”是对全诗的总结。诗人通过对杜甫生平的回顾,表达了自己对杜甫的崇敬之情。同时,这两句也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和激励,提醒自己在面对困境时要保持一颗坚定的信念和勇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