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敬
【注释】 1、寄怀陆循良先生四首:指诗人写给陆循良的四首诗。 2、绝意纷华百不求:断绝对世间纷扰的追求。 3、淮南王刘安,汉初人。 4、遗世:远离世俗。 【赏析】 这是一首写友情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好友深深的怀念之情。 “绝意纷华百不求”,意思是说,我决定与世间一切名利纷争彻底决裂,不追求任何世俗之物。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名利场中的纷扰争斗的厌倦及淡泊名利的志向。 “先生自是忘机俦”
【解析】 此诗是作者在客舍中望月有感而作。“旅宁”即旅居,“盘桓”,徘徊、流连。首句“卅年儿女共盘桓”表明作者与家人在此盘桓多时,“今日暂教客邸看”则点明此时为客居之境,故有“暂教”“看”字。颔联写望月之景。上句写月亮高悬天空,“皎皎”形容月光明亮洁白,“中天”则说明月亮挂在天空的最高处。下句写月亮圆如玉镜,照人十分圆满。“当头照我十分圆”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来突出月亮之圆
【注释】: 自叹蹉跎几度秋, “自叹”是说自己叹息。“蹉跎”,意思是失意或虚度光阴。“几度”是多次的意思。“秋”,指季节,这里指岁月已逝、青春不再。“繁华”,原指繁华的景物,后泛指热闹繁华的社会和生活。 繁华又到水山头, “繁华”,指热闹、繁荣。“水山”,即青山绿水之间,这里代指故乡。 摹他雨意兼晴意, “摹”,模仿、效仿。 撚断吟髭坐小楼, “撚”,捻弄、梳理,这里用来形容头发被风吹乱的样子。
《跳出红尘不复求,相逢尽是采芝俦》是清代诗人孙思敬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第一句“跳出红尘不复求”,意味着诗人已经远离了世俗的纷扰,不再追求名利和权力等身外之物。这种超脱的心态体现了他对于人生的一种淡泊与宁静。 第二句“相逢尽是采芝俦”,描绘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即在相遇时,彼此都是志同道合的人。这里的“采芝”可能寓意着高尚的道德品质,而“俦”则指同伴、伙伴
诗句释义 春到江南不几时,高山流水寄新思。 - 春到江南:春天到来,江南地区开始进入春季。 - 不几时:时间不长,不久。 -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高深莫测的意境,常用来形容深厚的友情或艺术境界。 - 寄新思:寄托新的思想和情感。 闲来小憩松阴下,一局围棋一首诗。 - 闲来小憩:闲暇之余,停下来休息片刻。 - 松阴下:在松树的阴凉之处休息。 - 一局围棋:指下了一盘围棋。 - 一首诗
【注释】 ①悟彻:明白、觉悟。②转篷:船帆,这里指人生的浮沉不定。③逍遥公得长生诀:指道家的养生长寿之术。④神仙风致同:指修炼得道,与神仙一样超凡入圣。⑤得长生诀:得到养生长寿的方法。⑥风致:风度、气度。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循良先生的一种赞美之情。诗人以“悟彻”、“养花”、“种竹”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理解和领悟。而“逍遥公得长生诀”,则是指循良先生掌握了道家养生长寿之法
注释:我懒得随波逐流,只安于自己裹足不前。想要除去烦恼,只能低头沉思。我不才自秘,却能赢得先生赞赏,以至于挂上小楼来欣赏我的诗作。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给陆循良先生的,表达了诗人对陆循良先生的深深敬仰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内涵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诗人以“懒逐风尘惟裹足,欲除烦恼只低头”两句,形象地描绘出自己不愿随波逐流,只想安于现状的性格特点;而“不才自秘先生句
【注释】 寄慨:寄托感慨。穷通惟命,犹言命运难料,富贵有命,贫贱无命。摩蝎临宫,指《易》中的“摩灭”卦象,即上坤下离的卦象。亦自知,也自知道。只有一般最难忍,指最普通的事也最难忍耐。看他亲友慰劳诗,指他的亲友们慰问他,安慰他。 【赏析】 此诗为杜甫所作,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穷通得失的感慨之情。首联“穷通惟命敢憎时,摩蝎临宫亦自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穷通得失的看法,认为命运难测,富贵有命,而贫贱无命
【注释】 蜂狂蝶闹:蜜蜂、蝴蝶在艳阳天里忙碌飞舞。 越水吴山:泛指江浙一带的山水名胜,也代指南方各地。 处世自求行乐耳:在世上为人要追求享乐。 钓耕人:指隐居山林,以渔樵为业的人。 【赏析】 此诗首句写“春”意盎然,蜂蝶忙乱;次句写春天到处是明媚的景色;三句写自己要在世上寻欢作乐,但只有那些隐居山林,以钓鱼种田为生的隐士才是真正的快乐之人。全诗流露出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
【注释】 寒酸:形容贫穷。画:绘画。全无:一点也没有。惹:惹起,招惹。山妻:妻子。笑余酷似换糖人:比喻自己像换了糖人的木偶。 【译文】 画出的腐儒身穿着破旧的衣帽,一点新意也没有了。 惹得妻子笑出声来,说她简直把我看成了一个换糖人的木偶。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穷困潦倒时所作,表达了诗人自嘲自讽之情。首句用“画出”一词写出了诗人自己的形象,接着用“全无一点新”来写他的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