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太清
注释: 次:再次,再。夫子:对孔子的尊称。原韵:即原韵诗,指这首诗的韵脚是平水韵中去声二十二祃韵部,所以这首诗的押韵字必须选择这个韵部的字。 欲往城西寺,还须待杏花。 想前往城西寺庙,还要等到杏花盛开。 羸躯仍怯冷,好景不容赊。 瘦弱的身体仍然感到寒冷,美丽的风景不能等待。 柳眼蘸春水,渡头明晚霞。 柳树的眼睛沾满了春天的水,渡口的尽头映照着傍晚的晚霞。 溪山生暝色,闪闪数归鸦。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歌。下面是对每一诗句的解析: 遂过天宁寺 遂过:接着,继续前行; 天宁寺:一座寺庙的名字,在这里可能是诗人的行经之地。 译文:接着,继续前行,来到一座寺庙(天宁寺)。 花香染客裾 花香:花朵散发的香气; 客裾:指行人的衣服,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 译文:花香四溢,仿佛能染湿了行人的衣服。 藓碑迷故事,风障护春蔬 藓碑:苔藓覆盖的石碑; 谜题
【注释】: 法源寺:位于杭州,是佛教禅宗五山之一。 海棠:又称“春花”,为落叶小乔木,开白色、粉红、红紫等色的花。 阮籍(字嗣宗)、许由(字云)和阮咸(字子真)、石涛(字可交)、钱谦益(字受之)、李流芳(字尺木)、孙枝(字叔平),都是明代诗人。姜绍书(字孟容)、谢榛(字茂秦)、张大復(字岱佳)、钱百福(字百缘),都是明代文人。 箨(tuò):竹的笋皮,青绿色,有花纹。 颠(diān):指醉态。
次夫子清明日双桥新寓原韵萧寺垂杨岸,明湖第几湾。 去来今日事,二十五年间。 碧瓦凄春殿,玉峰看远山。 僧窗对流水,欲往听潺潺。 注释: 1. 萧寺垂杨岸:指萧寺附近的岸边杨柳垂柳。 2. 明湖第几湾:指的是西湖的某个湖湾。 3. 去来今日事:指过去和现在的一些事情。 4. 二十五年间:表示从过去到现在已经有二十五年的时间。 5. 碧瓦凄春殿:形容春天的宫殿建筑色彩鲜艳,给人一种美丽的感觉。 6
东山草堂 淑气催花萼,春风入酒樽。 日长帘幂寂,人静鸟声喧。 拂座清松影,侵阶碧藓痕。 山堂通略彴,词赋接文园。 逐句释义: - 淑气催花萼,春风入酒樽。这句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和温暖的阳光使花朵绽放,同时春风也带来了欢乐的氛围,人们开始享受生活。 - 日长帘幂寂,人静鸟声喧。这里描绘了一天中的时间变化,早晨的宁静逐渐被夜晚的喧嚣所取代,鸟儿的叫声打破了寂静。 - 拂座清松影,侵阶碧藓痕
【注释】 东山草堂:即作者的住所。东山:在今江苏常熟县西北。《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尝与俗人博,赌车百乘,一日道上闻啼声甚急,便惊觉而还,谓其夫人曰:‘此儿必丧!’遂弃掷于地。”后因以“王郎”指放荡不羁的人。 春水满池塘:春天的水涨满了池塘,池中绿波荡漾。 春光入草堂:春天的阳光洒在草堂之上。 黄茅:一种黄色的茅草。 初盖顶:刚刚长出了嫩草,覆盖在屋脊之上。 紫燕欲窥梁
宝藏寺 藏宝的寺庙,位于云峰之上。春天的山色碧绿草齐,景色迷人。 清凉的禅客住在这里,主人题写的“冰玉”二字如诗如画。 花雨洒落在层台上空,泉水声在法座西侧回荡。 登上高处眺望远方,看到万井的晨烟低垂。 注释: 1. 宝藏云峰秀,春山碧草齐:宝藏寺藏于云彩缭绕的山峰之巅,春日时,青山翠绿、芳草萋萋,景色优美。 2. 清凉禅客室,冰玉主人题:这里描绘了清凉寺内修行的僧侣们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沉檀爇。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注释: 1. 薰风殿阁樱桃节:指端午节的习俗活动,人们会在殿阁和樱桃树下举行庆祝活动。 2. 碧纱窗下沉檀爇:碧纱窗外飘荡着淡淡的檀香味,点燃了沉香。 3.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拿着小扇子轻轻地扇风,感觉凉爽宜人,夏天也显得悠长。 4. 野人知趣甚
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万点猩红将吐萼,嫣然迥出凡尘。移来古寺种朱门。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注释:无数鲜红的花朵即将绽放花苞,它们的美丽与姿态迥然独立于尘世之外。将这美丽的花朵移植到古老的寺庙中栽种在红色的门前。明天就是寒食节了,春天又要来临了。 译文:无数鲜红花朵即将绽放花蕾,它们的美丽姿态与世俗截然不同。将这美丽的花朵移植到古老的庙宇中栽培在红色的门前。明日便是清明节
江南好,云影接山光。 负米人行莎草径,论文客坐读书堂。 晚饭菜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