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
【注释】: 高人:指隐者。高人原不爱高官,帝与官衔宠退闲。意思是说:隐士本来并不贪恋高官厚禄,皇帝给他加官进爵,反而使他感到烦恼不安。添得空名将底用,批风抹月管青山。意思是说:加上一个无用的空名,有什么用呢?还不如把心思用在欣赏大自然、观赏青山绿水之中去。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仕途名利的厌弃。“高人”二字,点出诗人身份(隐士)。“爱”字表明其对官场生活的喜爱
青骢马缓缓前行,旗帜飘扬。遥指孤云向石头,即指金陵。到日长安应在望,即指京城长安。夕阳江上更登楼,即指金陵的长江之畔的高楼。 赏析:此为送别诗,赵丽卿是作者的朋友,也是当时著名的词人。“青骢”代指骏马,“款款”、“悠悠”皆形容马匹行动缓慢。“遥指”表明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孤云向石头”暗含着友人将要前往的地方是金陵,“石头”即南京,金陵古称。“到日长安”意谓友人将抵达京师长安
【注释】 同学:指同在一所学校读书。晚同朝:指晚年同时任职于朝廷。一着输君去:指一次失败。去:离开。独高:形容自己失败得特别突出。落日黄尘回马处:夕阳下的尘土,指归程之地。满头衰发不堪搔:头发已白,难以梳理。 【赏析】 这首诗的译文为:“年轻时和同学共读经书,晚年又同时为官朝廷,一次失败让你显得更加突出。夕阳下尘土飞扬,你从那里返回,满头白发让人难以整理。”
注释:年老的时候怀念家乡,自己却不感到快乐,更何况在客居中送别归人呢?我只有在梦中与你同行,茶磨山前观看早春的景色。 赏析:此诗写诗人对朋友钱元抑南归的惜别之情,以及他对此情此景的感受。首句“老去怀乡不自欣”,点明了送别的时间是在诗人年老之后;次句“况堪客里送归人”,则表明了送别的地点是在客居之地,进一步渲染了一种客居异乡的悲凉之感。第三句,诗人以梦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愿望和期待
【注释】三月:春季。吴门:即苏州,今江苏苏州市。子鱼:一种鱼类。管领湖山:管领,管理、统辖的意思。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钱元抑归家后,家乡父老对他的殷切期望。“殷勤相送还相祝”一句,写出了乡亲们的深情厚意;而“管领湖山待我归”,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
注释:你和我都是旅居在外的人,我们多次一同前往朝堂并马而行。现在我要留下你来长安,而你去长乐宫去聆听钟声。 赏析:这首诗是王昌龄送别好友赵丽卿时所作,全诗以“情”字贯穿始终,抒发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首句写景,描绘了一幅送别的场景;二、三两句写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最后一句则是写诗人的留别之意,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长久相伴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诗句原文: 一痕春草绿含滋,满目风波听竹枝。 多少两京贤相业,江都独有仲舒祠。 注释: - “春草”指的是春天的草地,“一痕春草绿含滋”形象地描绘了春天草地上生机勃勃的景象。 - “风波”指风和波浪,“满目风波听竹枝”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感受到的风雨交加、波涛汹涌的情境。 - “两京”泛指长安(今西安)和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历史上许多杰出人物都曾出仕于这两个地方,这里用“贤相”代指这些人物。
【注释】维扬:即扬州。烟水:水气蒸腾如烟,水波荡漾如水。带江湖:环绕江湖。仙客帆开:指乘船远游的仙人。十幅蒲:指帆的面积很大。遮望眼:遮住了视线。平山:指平山堂。本模糊:本来模糊不清。 【赏析】诗写诗人经过扬州,在江上乘舟游览所见的景色。首句“维扬烟水带江湖”,写江上水雾迷蒙,江水环绕着扬州城,把扬州与周围的江湖紧紧连在一起。二句“仙客帆开十幅蒲”,写船帆大而张开,船上载有仙人出游
【注释】 济上:今河南省开封市。梅花:梅花香。关山不隔梅花梦,吹破乡愁笛里春:关山阻隔,梅花香飘如故,故乡之梦依旧。吹破了乡愁,笛中却有春天的气息。 夜水:夜晚的流水。残月:残缺的月亮。江湖:指江湖之间,也泛指人间。未眠人:不眠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抒怀诗,作者借闻笛抒发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首联以梅花喻己,写自己虽然远离家乡,但心念不忘,依然像梅花一样坚韧不拔
注释:一个官职贫穷,仅三年时间,不考虑回家的钱财,只考虑升迁。嘲笑那些当时高深隐居的人,还是想得到买山钱。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一官贫薄仅三年,不计归囊肯计迁","一官贫薄"指的是自己的官职卑微,"计迁"则是指考虑到升迁的机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笑杀当时高隐者,区区犹待买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