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
诗句释义及赏析 首句:“匆匆岁暮束书还” - 注释:匆忙地在年末时把书籍捆扎好并带回家。 - 赏析:这句表达了作者在岁末之际,急忙整理书籍准备回家的情景,反映出一种急迫的心情。 第二句:“樽酒淋漓怅别间” - 注释:用酒杯沾湿酒液来表达离别时的伤感之情。 -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幅饮酒饯别的场景,通过“樽酒”,表现了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欢乐和离别时的不舍。 第三句:“明日西斋检行迹” -
漠漠疏桐洒面凉,溅溅寒玉漱回塘。 马蹄不到清阴寂,始觉空山白日长。 注释:疏桐:疏落的梧桐树。溅溅:水花飞溅的样子。寒玉:指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清凉的夏日山间景象,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注释: 百丈苍山倚暮寒,仙源无路欲通难。 晚来过雨添飞瀑,只好幽人隔岸看。 百丈:形容山很高。 苍山:青色的山峰。 倚暮寒:靠近傍晚的寒冷。 无路欲通难:没有道路可以通行。 过雨:经过雨水之后。 飞瀑:从高处落下的瀑布。 幽人:隐士。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题画》其一。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中的自然景色,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展现了山的雄伟、水的壮丽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注释】: 崇朝:早晨,一天。妒雨:嫉妒下雨。损花枝:损坏了花朵的枝叶。靓妆:艳丽的打扮,这里指女子化妆用的化妆品。几多时:多少时候,多长的时间。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池边》一诗中说:“借问池中水,何似山间云。”本篇即以“海棠”自比,写其被风雨所毁的情景。首句“崇朝妒雨损花枝”,是说早晨嫉妒雨的降临而破坏了海棠的花枝。次句“更着狂风彻夜吹”,是说再加上一夜的狂风刮袭
这首诗描述了春日景象,充满了生活气息。 春日:春天的早晨 茆屋泥香燕子飞,东风日暖谷莺啼。 茅草屋中散发出泥土的香气,小燕子在空中飞翔。温暖的东风让山谷中的鸟儿欢快地歌唱。 游人漫自穿花柳,别有春光在竹西。 游客们悠闲地穿过花丛和柳树,享受着别有一番情趣的春天景色
注释:在溪头有棵古树,静静地垂下一片阴凉。溪水清澈,不受尘埃的污染。五月江南新雨刚刚停歇,傍晚时分,凉爽的微风让人感到舒适。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溪头古树、溪水、晚风等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能在晚风中感受到清凉
桃源图 桑麻鸡犬自成村,天遣渔郎得问津。 世上神仙知不远,桃花只待有缘人。 注释: - 桃源:传说中的世外之地。 - 桑麻鸡犬:形容田园景色,桑树、麻田和鸡、狗等家禽在田间地头自由自在地活动。 - 自成村:自己形成村落,指自然生长的农田。 - 天遣:天上安排,即神仙的旨意或使命。 - 渔郎:指渔夫,这里代指诗人。 - 得问津:得到询问的机会或途径。 - 世上:人间。 - 神仙:超凡脱俗的人
注释:天上的青山半是虚影,万里江流映衬着明亮的月亮。夜晚我偶然想到曹操的事迹,却被别人当作画图来描绘。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以自然之景喻历史之事,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首句“天外青山半有无”,描绘了画面中的山峦若隐若现,如同在天边一样,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次句“江流万里月明孤”,则描绘了江水流动不息,而明月高悬独照,显得格外明亮和孤独
【题沈侗斋修竹士女】开尽闲花草漫坡,青春零落奈愁何。 诗人自惜铅华冷,翻出天寒翠袖歌。 注释解释: - 开尽闲花草漫坡:指春色已尽,满山坡的野草已经开放完毕。"开尽"暗示了春天的结束,"闲花草"可能指的是一些不再受关注的植物,而"漫坡"则描绘了这些植物覆盖了整个山坡的场景。 - 青春零落奈愁何:"青春"通常用来形容年轻、美好或充满活力的时光,"零落"则意味着这种时光正在迅速流逝
【注释】新霜:指初霜。双岛:指虎山桥附近的两座石岛,位于钱塘江中。欲浮:似乎要浮起的样子。天拍:水波拍打。夕阳:落日。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首句“新霜点笔意萧萧”,是说在冷清的秋夜,诗人独坐在孤灯下作画,不知不觉,新降的霜花已经落在了笔尖上,使墨色显得更加浓重,更富于感情色彩;第二句“不尽秋光雁影遥”,是说那远去的雁群飞向了遥远的北方,而作者的思绪也随它们一起飞翔,飘向远方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