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
注释: 书昌国忆母诗后 其二: 在春天,阴雨朦胧中,小路上长满了草。 我回头一看,已经二十七岁了。 我常自认为心如铁石,但看到徐公泣母的诗,我也忍不住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译文: 在春天,阴雨朦胧中,小路上长满了草。 我回头一看,已经二十七岁了。 我常自认为自己的心如同铁石,但看到徐公泣母的诗,我也忍不住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书昌国忆母诗后》中的第二首
诗句原文: 荣贵匆匆仅目前,静中光景日如年。 荆州运甓成何事,不博柴桑一醉眠。 译文: 荣华富贵来得太快,转瞬即逝,只有眼前的日子如此漫长。 在宁静的环境中,时光仿佛停滞,每天如同一年般漫长。 在荆州,我辛苦地搬运砖头,却无法实现心中的梦想,不如沉醉于柴桑的酒梦里。 注释: - 荣贵:指财富和地位。 - 匆匆:迅速,很快地。 - 静中:在安静的环境中。 - 光景:时间,光阴。 - 荆州运甓
烟沉密树苍山暝,波卷长空白鸟回。 细雨斜风蓑笠具,钓船何事却归来。 诗句释义:烟雾弥漫的密林中树木苍郁,山色渐渐昏暗,水面上波浪翻滚仿佛无边无际的天空与白鸟相映成趣。细雨斜风之中,渔人披着蓑衣拿着斗笠,似乎准备去捕鱼,但为何突然又回来了呢?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神秘色彩的山水画卷。首句“烟沉密树苍山暝”勾勒出一幅雾气蒙蒙、林木繁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注释】 方方壶:指酒器。 新波猎猎弄风蒲:新涨的水波在风中荡漾,仿佛舞动的蒲草。 雨后云山半有无:雨后的云山一半露出,一半隐没,宛如有似无之间。 一段胜情谁领略:这一幅美妙的景色谁能领略? 欲从画里唤方壶:想从画里召唤出这方壶。 【赏析】 此为一首题画诗,作者以酒为媒介,借酒入景,将酒中之景写得淋漓尽致。 “新波猎猎弄风蒲”,是说水面上新涨的水波在风中摇曳不定,好似舞动着的蒲草,形象生动
【注释】 小舟:小船。 依:停泊。 不施:不使用。 桡(rou):船桨。 正似:好像。 闲人:闲居无事的人。 远世嚣(xiāo):远离尘世的喧嚣。 绿阴:浓密的树叶,这里形容树木茂密。 初睡起:初从梦中醒来。 看:观赏。 春潮:春天里的江水上涨。 赏析:这是一首寄给友人的七言绝句。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吴隐之画像 其二 十年遗像识真难,重是高风不可刊。 一样广州俱刺史,几人传入画图看。 诗句翻译: - “十年遗像识真难”:描述了识别古代遗像的艰难,因为时间久远,难以辨认其真伪。 - “重是高风不可刊”:强调了吴隐之的高风亮节,无法被任何形式所刻画或掩盖。 - “一样广州俱刺史”:提及在广州市(一个地名)任职的所有人都有相似的特质或行为。 - “几人传入画图看”
【注】福寿院:即福寿寺。元,代。 【赏析】“秋风尘劫草离离”,是说秋天的风尘中残碑被破坏殆尽。“福寿基”是说福寿寺的地基。此句为写景,点明题旨。“愿力未随文字灭”,是说愿望之力并没有随着文字的消失而消失。“有人下马读残碑”,是说还有人下来读残碑。此四句为起首,点明题旨。以下八句,都是对题意的具体阐释和发挥。“秋风吹落残红满地”,“秋风吹落”是说秋天的风把地上的落叶吹落得到处都是;“残红”
注释:母亲的音容如同遥远的梦境,我空吟着寸草春,表达我对她的思念。不要怪我在掩卷时泪落如雨,因为我是真心思念她的人。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人以“音容杳渺梦中尘”开篇,描绘出母亲音容的模糊和遥远,如同梦中飘散的尘埃,难以捉摸。接着以“游子空吟寸草春”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无尽思念,如同春天里孤独地生长的草木,默默无闻却充满生命力。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感到悲伤
注释:书卷茶炉百事皆融,梦中醒来竹窗风拂面。忙里偷闲看见画中人,怎得身如画般悠闲自在。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无奈。前两句写诗人沉浸在书卷、茶炉的世界中,感受着百事皆融的宁静。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于忙碌生活无法摆脱的无奈,以及对于如同画中人的悠闲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除夕 其二 辟瘟细细爇灵丹,坐倚寒檠向夜阑。 腊意亦知人恋岁,为留残雪隔年看。 注释: ①辟瘟:驱除瘟疫的药方。 ②𦶟灵丹:点燃驱疫药物。 ③倚:靠,靠着。 ④腊意:指腊月的气息或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除夕夜所创作的。首句“辟瘟细细爇灵丹”,描绘了诗人在除夕夜点燃驱疫药物的情景。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自己对新年的期望和对未来的祝愿。 第二句“坐倚寒檠向夜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