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
这首诗描述了从华亭返回吴地时在碛礇村夜泊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放棹华亭指故园”,意思是说放下船桨,指向故乡。这里的“华亭”是指作者的家乡所在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第二句“九峰晴色接吴门”,描述的是九峰山在晴朗的天空下的美丽景色,而“吴门”则是苏州的别称。这里通过描绘九峰山和苏州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家乡自然风光的赞美。 第三句“秋风沽酒唐行市”,描绘了秋风中的市集景象
【注释】 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古代习俗重阳节登高饮宴。虎丘:苏州城西的山。悟石轩:在虎丘山中。燕集:指诗人与朋友相会。生公:东晋高僧竺道生(450-536)。他于虎丘讲经说法,为“二林”之一。层台:高高的塔楼。壶:酒器。紫萸:茱萸,一种草药,传说用它制酒可以延年益寿。黄菊:菊花,这里指重阳节的菊花。浮生:虚度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重阳节雨中登虎丘时写的。首二句说:何处登高去抒发壮怀
诗句解读 1 残灯明灭照头颅:这句诗描述的是夜晚的景象,灯火微弱闪烁,照亮了诗人的头部。"残灯"通常用来象征孤独或晚年的生活状态,而"明灭"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2. 八十三龄过隙虚:"过隙"指的是时间飞逝,像缝隙一样快速穿过。"八十三龄"则是指年已八十三岁,而"过隙虚"强调了岁月的快速流逝,让人感到生命如同虚空,难以把握。 3. 一岁又从今夕尽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胡柏泉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译文: 昔日筹边事最为艰难,曾见书信知高名。 突然收到来信如同见面,未及交谈已有情。 塞上须论马失,周南空有书成。 遥想西涧春潮急,野渡孤舟日横。 - 注释: 当日:指过去的日子。 筹边:筹划边疆之事。 疏草:指书信。 旋收书札:突然收到来信。 浑如面:仿佛面对面相见。 交欢:指交流感情、谈心。
【注释】 辛亥:指1921年。除夕守岁,即除夕之夜不睡觉,等候天明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坐恋”句:留恋着过去的岁月。“残年”,指晚年的时光。“漫有情”是说,过去的时光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是还留有感情。 “夜堂”句:在夜里的客厅里点起了蜡烛,等待天亮。“夜堂”指夜晚的大厅。“烧烛”,点燃蜡烛,为的是照亮黑暗的大厅以便在大厅中等待天明。“待天明”是说,等待天亮以便迎接新年的到来。 “不愁”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夜泊南浔》中的前四句。 注释: 1. 春寒漠漠拥重裘:春夜寒冷,穿着厚厚的衣服。 2. 灯火南浔夜泊舟:在南浔的夜晚,灯火通明。 3. 风势北来疑雨至:风吹得很厉害,像是下雨了一样。 4. 波光南望接天流:水面上反射出的光芒,好像连接着天空。 5. 百年云水原无定:一生就像云和水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 6. 一笑江湖本浪游:一笑之间,就如江湖中的浮萍,随意漂泊。 7.
【注释】晚泊:傍晚停泊,即傍晚时船停靠。杨庄:地名,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四山苍:指四周的群山苍翠。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江南水乡图。首句“碧云微敛四山苍”,写夕阳西下时,天边的彩霞逐渐收敛,周围群山显得苍老;第二句“晚泊孤舟对夕阳”写自己泊舟在江边。第三、四句写江岸上的景色:江边有座小旅店,门前有条小路,路旁有一排排桑树。第五、六两句写江上景色:只见风烟滚滚
【注释】 南望衡阳:即指衡阳,古为郡治,在今湖南省衡阳市。旧德门:即旧德门城,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虎符元帅:指唐代名将李光弼,曾官至河东节度使、御史大夫兼侍中。有诸孙:谓其子孙众多,有子李从珂等。桑梓:古代称家乡为“桑榆”或“梓里”。水木:指树木。君能念本原:谓你思念自己的根本,即怀念家乡。两地:指作者当时所居的洛阳和李光弼所居的太原相距遥远。衣冠:借指官吏和士大夫。相违:指作者与李光弼分离
诗句解读与译文 第一句 - 素发:指未梳理的白发,通常代表衰老或失去青春。 - 丝丝不满梳:形容头发稀疏,难以梳理。 - 衰容览镜:衰老的面容对着镜子,反映出内心的失落或哀愁。 - 已非吾:暗示自我形象的衰退,不再年轻或充满活力。 第二句 - 萧条:形容景色萧瑟、荒凉。 - 暮景看篱菊:在黄昏时分,望向篱笆边的菊花,可能象征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次第秋风到井梧:风逐渐吹来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杨慎的《癸丑元旦》。诗中描绘了新年的清晨,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示了新年新气象的美好景象。 第一句“咿喔邻鸡过短垣,起看曙色拂尘冠”,描述了新年的清晨,鸡鸣声打破了宁静的夜晚,阳光透过围墙照进来,唤醒了早起的人。曙色拂尘冠,形容阳光温暖而明亮,如同拂去尘埃的光辉,照亮了人们的脸庞。 第二句“升平满目新颁朔,日月无穷又履端”,表达了新年伊始,国泰民安、万象更新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