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登高写壮怀,生公说法有层台。
漫脩故事携壶上,不负良辰冒雨来。
应节紫萸聊共把,待霜黄菊故迟开。
白头八十三重九,竹院浮生又一回。
【注释】
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古代习俗重阳节登高饮宴。虎丘:苏州城西的山。悟石轩:在虎丘山中。燕集:指诗人与朋友相会。生公:东晋高僧竺道生(450-536)。他于虎丘讲经说法,为“二林”之一。层台:高高的塔楼。壶:酒器。紫萸:茱萸,一种草药,传说用它制酒可以延年益寿。黄菊:菊花,这里指重阳节的菊花。浮生:虚度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重阳节雨中登虎丘时写的。首二句说:何处登高去抒发壮怀?竺道生的佛学思想很丰富,他的《小品》中就有很多精彩的论述。如《沙门不敬王者论》:王者尊贵,天下莫能及也。夫天下之所以尊者,其体大也;王者之所以为贵者,其势大也。……夫体大,则物不能容;势大,则人不能制……今君虽高大,乃所以为不贵耳。故夫至尊贤贵,诚可慕也,而不可及也。……《释量论》:夫量者,非大小之称也,唯言量之有极限;称大,则小不足以当之;称小,则大未足为喻。……此所谓“以小喻大”,“以微喻显”,皆深得其旨。又《十二门》:诸法无我,则我空,我空,则无我;无我无我,则无不遍,无不遍,则无不入。若然者,岂惟无我而已,亦复无无我也。……“无我无无我也”即“无我”之意。这都表明竺道生的思想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倾向。
第三句说:你漫说登高修史,带上壶来饮酒。意思是说,你们这些文人,只知作诗作文,哪里知道修史的艰难。
第四句说自己不会辜负良辰美景而来,意思是说,自己来到虎丘,是为了登高远眺,观赏山水风光。
第五句说:此时正值重阳佳节,大家共把着酒赏菊,聊以排遣寂寞。
第六句说:等到霜降时,菊花才稍稍开放,我们赏菊的时间还太早呢。
第七句说:八十三岁的我,已经白了头。如今又一次到了重阳节,还是像往常一样,在竹院里度过。
【译文】
何处能登高去抒写豪情壮志?竺道生在虎丘上讲经说法,建起高高塔楼。
你只管说登高修史,带上壶来饮酒,却不懂得登高远望,领略山川之美。
我是不会辜负良辰美景而来的,此时正值重阳佳节,大家都来赏菊,聊以排遣寂寞。
应时节令的紫萸暂且同大家一起把玩,待到霜降时菊花才稍稍开放,我们赏菊的时间还太早。
我已八十三岁,白了头发,现在又一次到了重阳节,还是像往常一样,在竹院里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