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
诗句 - 护军慷慨,忠能死节。:表示一位将军在国家危难时刻,表现出了无比的忠诚与勇敢的气概。 - 三世为将,终于此灭。:三代(三代指父亲、祖父和曾祖父)都是将领,但最终因国破家亡而结束自己的生命。 - 济阳忠壮,身参末将。:济阳人忠勇勇敢,多次参加战斗,最终成为一名低级将领。 - 兄弟三人,义声俱唱。:家中的兄弟三人都以英勇著称,他们一起行动,共同发声。 - 主辱臣死,名存身丧。
诗句赏析 《哀江南赋》中历史与情感交织 1. 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 - 创作动机及其历史意义 2. 诗歌结构 - 前部分内容概览 - 后部分内容概述 3. 主要人物分析 - 主人公形象塑造 - 其他角色作用与影响 4. 主题思想解析 - 对国家命运感慨 - 个人经历反映 5. 语言艺术 - 词汇运用与象征意义 - 修辞手法与表达效果 6. 文化价值与启示 - 对后世影响及评价 -
翻译及注释如下: 哀江南赋 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羽用江东之子弟,人唯八千。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夷斩伐,如草木焉。江、淮无涯岸之阻,亭壁无藩篱之固。头会箕敛者,合从缔交;锄耰棘矜者,因利乘便。将非江表王气,终于三百年乎?是知并吞六合,不免轵道之灾;混一车书,无救平阳之祸。呜呼!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天意人事,可以悽怆伤心者矣
《哀江南赋》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庾信创作的一首骈文赋。该作品不仅记录了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感慨,也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变迁。 在这篇赋中,庾信详细记述了自己从梁朝到北朝的流亡生活,以及他对故国人民遭受灾难的深切哀伤。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个人命运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兴亡和民族苦难的深刻反思。同时,赋中还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展现了作者博学多才的一面。
哀江南赋 于时西楚霸王,剑及繁阳。鏖兵金匮,校战玉堂。苍鹰赤雀,铁舳牙樯。沈白马而誓众,负黄龙而度湘。海潮迎舰,江萍送王。戎车屯于石城,戈船掩乎淮、泗。诸侯则郑伯前驱,盟主则荀罃暮至。剖巢熏穴,奔魑走魅。埋长狄于驹门,斩蚩尤于中冀。然腹为灯,饮头为器。直虹贯垒,长星属地。昔之虎据龙盘,加以黄旗紫气,莫不随狐兔而窟穴,与风尘而殄瘁。 西瞻博望,北临玄圃。月榭风台,池平树古。倚弓于玉女窗扉
以下是对《哀江南赋》的逐句释义: 1. 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 在戊辰年(2018年)和亥月(农历十月)之间。 2. 大盗移国,金陵瓦解: 大盗(指侯景)篡夺了国家政权,导致梁朝灭亡。 3. 余乃窜身荒谷,公私涂炭: 我被迫流落荒废之地,百姓的生活也陷入困境。 4. 华阳奔命,有去无归: 逃到华阴(今陕西华阴市),却无处可归。 5. 中兴道消,穷于甲戌: 梁朝的中兴之路已经消失
《哀江南赋》的作者庾信,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和官员。 《哀江南赋》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它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作者的个人情感。通过对这篇赋的赏析,可以深入了解到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生活遭遇,以及他们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我们可以推测它是一首描述皇帝南巡的诗。下面是对每一句的注释和赏析: ``` 小暑戒节南巡 百川乃宗巨海,众星是仰北辰。九州攸同禹迹,四海合德尧臣。朝阳栖于鸣凤,灵畤牧于般麟。云玉叶而五色,月金波而两轮。凉风迎时北狩,小暑戒节南巡。山无藏于紫玉,地不爱于黄银。虽南征而北怨,实西略而东宾。既永清于四海,终有庆于一人。 ``` 1. 诗句注释与赏析: - 小暑戒节南巡 -
风力是举。而台阶序平。 重黎既登。而天地位成。 功无与让。铭太常之旌。 世不失职。受骍毛之盟。 辑瑞班瑞。穆穆于尧门。 惟翰惟屏。膴膴于周原。 功成而治。定礼乐斯存。 复子而明。辟姬旦何言
礼乐既正。神人所以和。 玉帛有序。志欲静干戈。 各分符瑞。俱誓裂山河。 今日相乐。对酒且当歌。 道德以喻。听撞钟之声。 神奸不若。观铸鼎之形。 酆宫既朝。诸侯于是穆。 岐阳或狩。淮夷自此平。 若涉大川。言凭于舟楫。 如和鼎实。有寄于盐梅。 君臣一体。可以静氛埃。 得人则治。何世无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