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神
【注释】 望湖天:即《望湖楼醉书》中的望湖天。 鼓鼘鼘:船在湖中划动时发出的声音。 鼘鼘:船桨击水声。 三二月:指农历二月,因为农历二月份有“春社”节日。 看划船:观湖上划船。 【赏析】 全诗描写了作者在湖边欣赏划船的乐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以“望湖天”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象之中。这里的“湖天”,既指西湖本身,也借指整个自然界,给人以开阔、辽远的感觉。接着
注释:贺灵灶,指的是贺铸。几年翠舞与珠歌,指贺铸在湖南任职期间,每年都有歌舞表演。看到日斜犹未足,贺铸看着太阳西斜,还觉得不够满意。涌金门外涌金波,贺铸认为湖南的美景如同涌金门外的波涛般壮观。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贺铸在湖南任上,观赏湖光山色,赞美湖南景色的壮丽景象。全词通过描写湖光山色的变化,表达了对湖南美景的热爱和赞叹之情
```plaintext月明中,月明中,满湖春水望难穷。 欲学楚歌歌不得,一场离恨两眉峰。 ``` 赏析: 《潇湘神·端午竞渡棹歌十首其十》是元代诗人黄公绍的作品。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氛围以及作者对屈原的怀念之情。诗中的“月明中”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明亮的夜晚氛围,而“望难穷”则表达了对湖面的无尽遐想。接下来的句子转向了对屈原的怀念,“欲学楚歌歌不得”
建云斿,建云斿,土风到处总相犹。 建云游,建云游,土风到处总是留。 建云游,建云游,土风到处总是流。 建云游,建云游,土风到处总是留。 注释: - 建云斿:即建云楼,是杭州西湖边的一个著名景点,也是南宋时期的皇家园林。 - 朝了霍山朝岳帝:指在霍山朝拜黄帝,象征着对中华先祖的尊敬和崇拜。 - 十分打扮是杭州:形容杭州的美丽与独特魅力。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建云楼游览时的感受
【注释】 ①潇湘神: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名篇。潇湘二水夹江而流,风景秀丽,为江南胜地。此词以“看龙舟”起兴,描绘了端午赛龙舟的盛况。 ②堤(dī):堤岸。斗:竞赛。水悠悠:指水势平稳。 ③笙歌:指船上吹奏的乐声。 ④鼓棹(zhào):指划船的桨,棹,同“舵”。 【译文】 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未斗水悠悠。一片笙歌声声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端午节龙舟竞渡的诗
注释: - 潇湘神 · 马如龙: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景色的词,通过描绘马、苏堤、船缆、湖边等元素,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南画卷。 - 马如龙:比喻马的雄壮。 - 飞过苏堤健斗风:马奔跑时,气势磅礴,如同在苏堤上与风搏斗一样。 - 枊下系船青作缆:在柳树下系船,将船缆染成青色。 - 湖边荐酒碧为筒:在湖边设宴,以碧玉筒盛酒,象征着富贵和尊贵。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画卷。词的开头“马如龙
《潇湘神·斗轻桡》 斗轻桡。斗轻桡。雪中花卷棹声摇。天与玻璃三万顷,尽教看得几吴舠。 译文: 斗轻桡,斗轻桡,雪中花卷棹声摇。天与玻璃三万顷,尽教看得几吴舠。 注释: - 斗轻桡:形容船儿轻快地划动。 - 雪中花:形容雪花飘落的景象。 - 棹声摇:指划船时桨声悠扬。 - 天与玻璃三万顷:形容天地广阔,像玻璃一样透明。 - 尽教看得几吴舠:让看的人几乎能看清几条江南的小船。 赏析:
【注释】 潇湘神:词牌名。贺灵鼍:贺铸号灵鼍居士。翠舞与珠歌:指女子的歌舞。 看到日斜犹未足:看见太阳落山了还没有满足的欲望。涌金门外涌金波:指涌金门内外都充满了繁华的景色。 【赏析】 《潇湘神》词,是唐宋时流行的一种词调,属中调。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以“驾灵鼍”开头,点明贺铸的身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几年翠舞与珠歌”写女子在歌舞中的情态,表现了其艳丽之美。“看到日斜犹未足”
潇湘神·斑竹枝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注释】 斑竹:斑竹又名湘妃竹。相传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娥皇、女英追至洞庭而死,她们的眼泪洒在竹子上,就变成斑斑点点的斑竹了,故名。 瑶瑟(shào):古琴名,用美玉制成的弦。 潇湘:指今湖南一带。潇水、湘江合流后称为“潇湘”。 【赏析】 此词为咏叹男女爱情之作。上片写情人对音信的企盼和相见之难;下片写女子思念之情
暮烟含。 暮烟含。 残荷衰柳映寒潭。 夕照远山红树外,断肠秋色在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