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梦得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翻译: 偶书为山亭五首 第一句:膻秽初闻颍水清 - “膻秽”指腥臭之物,“颍水”是一条流经河南省中部的河,古代以水质清澈著称。这句诗描绘了颍水的初见清澈景象。 - 注释:颍水在宋代时以其清澈著称,常被文人墨客用来比喻事物的纯净或美好。 - 赏析:诗人可能因闻到颍水中的清新之气而感叹其纯洁与洁净,从而引出对其他环境的比较。 第二句:东君更复过蒙城 -
《偶书为山亭五首》是宋代诗人叶梦得的作品。 叶梦得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以下是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1. 诗句原文及翻译 - 原文: 僚吏相哀白事稀,抱琴时自弄清徽。 何妨共倒樽中渌,不怕鸣驺问道归。 - 译文: 官衙里的同僚互相慰问事情稀少,我怀抱着琴不时弹奏清幽的徽音。 何须担心被鸣锣开道的使者问归期
涧下流泉,涧上松。清阴尽处有层峰。 注释: 涧下(jianxia):山间的溪流。 流泉(liúquán):流动的泉水。 涧上(jianshàng):山涧之上。 清阴(qīngyīn):阴凉。 尽处(jìnzhù):尽头。 有层峰(yǒushēnfēng):有层层叠叠的山峰。 应知(yīngzhī):应该知道。 六月(liùyuè):农历六月,也指夏至。 冰壶(bīnghú)
【注释】 戏方:戏弄;扁舟:小船;泊宅村:停船在村庄里。三径:三条小路。筑茅墩:建起茅屋。云边:云的边际。谁解:谁能理解。剩作:剩余下来。新诗:新编的诗歌。细论:详细地讨论、讲解。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隐居生活的诗,是诗人自述其隐居生活和情趣。 “戏弄扁舟泊宅村,却寻三径筑茅墩”,这二句写诗人闲居无事,便到村中去游玩。诗人把船停在村边的小河上,漫步于田间小路上,看到村里的茅屋
【注释】猎猎:风吹树木声。寒威,寒冷的威力。肝鬲:比喻忧思。湛:深浓貌。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林中寒霜风过的景象。首句先写霜风凛冽,然后写山僧很少看见有谁经过。第二句是说奇怪,为什么没有人吟咏?原来这山僧十年都在寒霜里生活,所以他的诗里没有俗语。最后一句是说这寒霜给他带来的痛苦,使他肝肺都感到疼痛。全诗表现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之情和对寒霜的厌恶之情
```plain 偶书为山亭五首微风似与洗庭除,石枕蛮藤不负予。 八尺方床聊已足,可须仍要读残书。 注释: - 《偶书为山亭五首》是宋代诗人叶梦得创作的一首五言诗。 - “微风”指轻柔的风,“似与”意味着仿佛在帮助或与…合作,“洗庭除”即清洁庭院。 - “石枕”是一种用石头制成的枕头,“蛮藤”可能是指生长在山林中的植物藤条。 - “八尺方床”意指一张尺寸为八尺宽、四尺长的床
再赋 惠崇残笔老尤奇,袖里溪山每自随。 欲识沧波无限意,此间惟许当家知。 译文及注释 惠崇的字迹虽然已经残缺不全,却依然奇特无比,仿佛是袖中的山水画卷,随着作者的心情而变幻无穷。想要理解那些无尽的意境,只有精通书法的人才能领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描绘惠崇的作品,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赞美和欣赏。首句“惠崇残笔老尤奇”,点明了作品的特点,即虽然已经残缺不全,但却依然奇特无比
【注释】 使节交驰数路分:使节(朝廷的使者)往来奔波,在几条路线上。分:分散。 颇知旰食念前军:我知道他们为国事日夜操心,常常吃不好饭。旰食,指日食。前军,指前线的军队。 疾须图上金城策:必须立即制定出金城(地名,今甘肃兰州)的对策。疾,赶快。 一见真堪胜百闻:只要看一眼,就胜过听一百次报告。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作者在安史之乱后,曾充任朔方节度使李光弼的判官,随李光弼镇守河阳、怀州
欲眠遣客笑吾真,爱酒空床羡汝邻。 归计已甘从短帽,倦涂何止畏奔轮。 高车不用三千客,净社须期十八人。 尚许一樽仍破戒,黄柑催酿洞庭春。 赏析: 1.诗句解析与关键词注释 - 欲眠遣客笑吾真:这句表达了诗人在想休息时被客人嘲笑的无奈与自我解嘲的心情。"欲眠"说明诗人已经感到疲惫,而"遣客笑吾真"则显示了诗人的谦逊和对客人的尊重。 - 爱酒空床羡汝邻: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喜欢饮酒的习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遨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1. 慈感蚌珠 - 诗句解释:比喻珍珠或宝石,常用来象征珍贵和美丽的东西。 - 译文:仿佛慈祥的母亲在感动着蚌珠孕育出珍珠。 - 注释:慈感(慈爱之意)蚌珠(蚌中的珍珠),象征着珍贵和美丽的事物。 2. 九渊幽怪舞垂涎 - 诗句解释:九渊是指深不可测的深渊,幽怪则指神秘的怪异之物